寒潮来袭 能源保供“组合拳”让百姓温暖过冬

发布时间:2024-11-16 04:38:40 来源: sp20241116

  近日,随着今年秋冬第二场寒潮到来,我国多地气温明显下降,部分地区气温骤降10摄氏度左右,为冬季能源保障和供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各地主要煤矿持续加强生产管理,不断推进煤炭稳产增产,保障冬季用能需求。

  在全国最大露天矿之一的华能伊敏露天矿,一台台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正在开展装卸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卡车是日前刚研发出来的最新成果,目前已完成9台卡车的生产测试,实现了“真无人”运行、和全天候不间断作业,作业效率达人工工作效率的100%以上,为煤炭稳定供应提供了支撑。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生产总指挥 郑安:我们今年生产原煤超3168万吨,同比增加了36.85万吨,完成煤炭外运超2007万吨,同比增加13.02万吨,累计发电量超170亿千瓦时。

  在我国首个2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矿区,百米井下,工人正手持遥控器,操控着采煤机作业。在这里,每天约有110列车煤炭从这里发出。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总调度室副主任 李海龙:进入取暖期后,我们优化调整矿井开采,满负荷生产优质原煤,所属13个矿井日均产煤达到53万吨。

  10月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大力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最高日产量达1193万吨,创近年新高,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为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奠定良好基础,全力保障今冬供热用煤。

  港口铁路运煤忙 提升运输效率

  煤矿的煤生产出来了,能否第一时间把足够的煤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呢?一起来看记者在港口和铁路运输场站的采访。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我现在是在河北沧州黄骅港,这里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来自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大量煤炭,就是在这里由铁路转为海运,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可以看到整列车的煤炭,正加紧卸车,码头上运煤的货轮也繁忙装船。自10月份以来,港口煤炭出港量超3300万吨,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多地港口、铁路卸运煤量均实现了增长。在“西煤东运”重要能源通道大秦铁路,截至10月份运输煤炭已超35007万吨,同比增加1224万吨。在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调度中心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协调发运列车,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煤炭运量31036万吨,同比增加1281.3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调度室副主任 赵海军:四季度以来,我们保持日均运量107万吨以上,日均上线运用机车265台以上,刷新2万吨重车月度开行、单日煤炭运量、单月运量等运输指标纪录18项次。

  同时,我国多地港口煤炭吞吐量相比同期均有所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沿海港口共完成煤炭吞吐量14.4亿吨,同比增长4.9%。

  各地电厂稳产增产 全力保障今冬供热

  各地主要电厂多措并举,全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确保冬季能源供应稳定。一批改造新增供热项目也陆续投入使用。

  为满足今冬的供热需求,一些电厂创新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在世界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厂,近日刚刚完成了两台60万千瓦空冷机组供热改造,改造后可以实现多模式供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以为呼和浩特市提供20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可满足约20万户居民供热需求。

  在四川广安,画面中这个火电厂6台机组已经全部达到满负荷发电状态,正向当地工业园区9家热用户输送源源不断的热量,供热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59%。在北京的华电运行中心,电厂的发电状态也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电力的优化调度,截至目前,华电集团供热面积已突破8亿平方米,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5.88%。

  电运行中心工作人员 李10月份以来,我们集团各区域居民采暖供热量可满足约300万户家庭采暖季用热。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来,供热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1%。

  改造既有供热能力的同时,各地也大力开拓新项目。在河北石家庄,华能上安电厂日前成功开发了3个优质新煤源点,为机组提供了顶峰压谷的优质高热值煤。记者了解到,这家电厂目前承担着石家庄市区、鹿泉区、井陉县、赞皇县4000万平方米的供热工作,供热面积占石家庄的20%。

  华能集团生产部主任 陈江:今年,我们整个集团供热面积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突破10.2亿平方米,进入供暖季以来,居民采暖供热量同比增加10.19% 。

  在青海省,兴海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刚刚建成投产,项目安装3台30兆瓦蒸汽锅炉,创新采用“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蓄热罐+智慧控制系统”集中供热站工艺路线,可使用户室内保持22℃以上的恒温,保障了全县近百万平方米、近4万居民的冬季供暖稳定。

  大唐青海兴海清洁供暖中心主任 缪培合:项目替代了老旧的100蒸吨燃煤锅炉,有效兼顾民生供暖和环境保护,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5万吨。

  我国首个跨城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

  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也逐步加大在冬季供暖当中的贡献。25日,我国首个跨城核能供热项目——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启动山东烟台到威海跨区域供暖,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

  “暖核一号”核能供热是从核电机组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的热量交换,最终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千家万户。同时采取多道隔离回路,加上辐射监测等手段,确保核能供热的安全可靠。

  此次投运的跨区域核能供热项目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升级和抽汽改造,使核能供暖跨城长距离送达威海乳山市,首次实现核能跨城供暖。

  国家电投核能发展总工程师 吴放:项目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满足当地约20万居民清洁取暖需求,这个供暖季,“暖核一号”供暖面积将达到1250万平方米,惠及海阳、乳山两市近40万居民。

  “暖核一号”三期“跨区域”核能供热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核电机组核能供热能力,再次刷新单台核电机组最大居民供暖面积记录。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暖核一号”已为烟台海阳市稳定供暖4个完整供暖季。(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 王小龙 阮超 沧州台 山西台)

(责编:王震、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