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 何以更 “美”?

发布时间:2024-11-15 05:13:38 来源: sp20241115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包括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等。美育教育应该怎么搞?除了教学生唱歌、跳舞、画画,还包括哪些内容?对此,三位从事美育教育工作的民主党派人士各抒己见,畅谈美育的“浸润”之法。

  要培养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

  (宋思轩: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委、五邑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兼美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现在需要的美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懂艺术,而是以艺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与他人共情,与文化共情。

  我此前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民盟盟员叶大年先生时,他曾提到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天天在实验室里搞各种研究的,还有一类是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我们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第二类全面发展的人才。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何为美育浸润?美育对学生的影响不会作用在当下,相比较于用考试分数就能体现出学习成果的基础学科,美育的教学反馈可能要在学生毕业后的5到10年才能体现,是润物细无声的。因此,我常说美育老师可能是最没有获得感的老师。

  2018年,我到广东江门五邑大学任职,这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20年,五邑大学美育教育中心成立后,我担任该校美育教育中心主任。

2023年8月30日至9月3日,宋思轩创作的话剧《木棉花开》在五邑大学演出。 受访者供图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我们基于江门文化中的侨乡元素,和学生一起探索出不少新实践。

  以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为例,该剧以“信使”为主线,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用10封有代表性的侨批作为故事素材,讲述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五邑华侨到海外谋生、齐心为祖国和平与发展尽己之力的故事。

  此外,我们还开设体验式情景教学课堂,推出创演体验式情景教学话剧《木棉花开》;挖掘五邑侨乡传统文化资源,创作舞蹈诗书画《大江之门传奇》等,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五邑大学只是我国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案例之一。我国美育教育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足。

  作为一名民盟盟员,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美育研究,并多次形成提案提交给民盟中央。

  在提案《关于加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美育建设的建议》中,我提到当前我国基础美育工作存在的三点不足:一是基础教育美育硬件条件不足,美育教室在中小学中覆盖率低且零散。部分学校虽配备了教学器材,但专用教室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低。二是基础教育美育师资短缺,这是阻碍我国基础教育美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一些教师也“不太专业”,美育专业教师兼职文化课教师的现象也很普遍。三是受应试教育评价导向影响,家长降低了美育重要性的认同感,学生在学习美育课程时也有消极应付的心态,这让美育基础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目前,美育工作相对比较完善的阶段是在大学,在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提到了包括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民盟前辈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育观,强调中西贯通的教育理念。除了中西贯通外,我们现在还需要五育(德智体美劳)贯通。以前我们常说的是五育并举,“并举”和“贯通”的区别是什么?通俗地说,并举是各做各的,但贯通是“体育老师也要懂点儿音乐、美术”,这需要不同教育主体的融合努力、融合实践,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当学生们在语文课上听到贝多芬

  (张乐:民盟中央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天津市青联副主席、天津交响乐团钢琴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教育部所倡导的“美育浸润行动”,最关键的是“浸润”二字。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同时也是人类情感的浓缩和放大。音乐教学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相比于传统地向学生灌输诸如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等知识点,现代音乐教学更应注重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知性和参与感,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沉浸式地欣赏音乐,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熏陶。

  自2005年入职天津交响乐团至今,我坚持走进校园,以钢琴为载体,近距离地和学生交流,用边讲解边演奏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音乐。慢慢地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对音乐有着热切的渴望,只是缺乏专业的引导。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张乐在天津市图书大厦与孩子们一起弹琴为祖国庆生。受访者供图

  2019年,我随乐团走进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东门里小学,与当地共建“音乐传习室”。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地和学生交流。交谈中得知,这些孩子接触音乐的渠道,往往来自电视和手机,但由于条件所限,他们无法更多地学习。那天,我选择从动漫音乐开始演奏,让学生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知音乐。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弹奏《平湖秋月》等民族音乐,再到肖邦、李斯特等经典钢琴曲,在弹的过程当中,介绍作曲家的背景、各个音乐流派的特点,以及民族音乐的调式。

  尽管很多孩子第一次听,但他们很认真,还会时不时在空气里比划,做出弹奏的模样。当时有几位学生特别兴奋地告诉我说,他们也要开始学习音乐练习弹琴。等我再来到正定县做音乐普及工作的时候,这几位学生都来和我畅谈学琴中的点点滴滴,我也借机指导他们的弹奏技巧。

  我也曾走进新疆和田、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偏远地区。在和田,有个叫热合曼的小男孩,见到我特别激动地说,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我的节目,很喜欢我,也因此对钢琴产生了向往。但学校没有钢琴,老师也不会弹,只能看着电视,想象自己的指尖在钢琴上舞动。在我的引导下,小热合曼第一次按下黑白键,弹出一句完整的旋律。虽然弹奏得断断续续,但小热合曼的脸上依然绽放出满足的笑容和激动的喜悦。那一刻,我感觉就像自己赢得国际大赛金奖一样激动。

  这些年,我遇见很多像小热合曼一样,喜欢音乐却缺乏专业引导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不只出现在边远地区,在一二线城市中也存在。这说明,“音乐浸润”工作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对我们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的第二条,即“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除了文件中提到的“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外,我认为在校教师要正视和理解好教育部提出的美育教育中的“浸润”二字。美育教学与其他高考科目的教学不同,引导感知比考察结果更重要。就像我们学英语口语,要通过看英文电影来培养语感,想要培养乐感,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美无处不在。

  我曾建议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将音乐融入日常教学。即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经典乐曲,让学生写听后感,如此一来,学生既练习了写作文,又得到了音乐熏陶。最终结果是喜人的,当学生们听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都感到很新奇,激起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学生写出了真实感受。

  后来,该校有老师也借鉴尝试了这样的方式运用到实践教学,我通过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和碰撞,探寻美育教学的多种方式。希望未来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专业交流活动,借助院团资源进行有效对接,邀请校外专家走进校园,建立音乐传习室,培育和完善学校美育工作。

  美育教学不应限制在课堂上,还应该在地铁、商场、餐厅和社区等公共场所,更多地推广古典音乐,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触摸美、创造美。

  美育浸润从学为人师开始

  (王海云:民进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教育部通知中所使用的“浸润”二字十分巧妙。“浸润”表明美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追求速成,而是需要自幼小开始,在成长过程中以润物无声之姿态逐渐感染、渗透,直至深入人心。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本就该是一件伴随终生的事情,美育教育所培养的对于艺术和美的爱好可以在人生得意之时锦上添花,可以在遭遇困境和痛苦时带来释放和慰藉。美是一种疗愈,也是一个出口。当下,对美育的重视刻不容缓。

  美育从狭义上看是艺术教育,艺术课程从来都是一种奢侈品,如何将“奢侈”变为“普及”,将少数人的“特权”变为“人人”的素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的艺术课程从传统的音乐、美术扩展到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五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课程选择,尤其是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更是为学生们提供了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验不同的人物情感和人生经历的机会,让他们得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在对一线教育状况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地方各学段的艺术专任教师数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除了增加艺术专任教师之外,其他教师的美育素养也非常重要。

  同样是语文课,背诵课文和讲解词义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培养学生兴趣引发自主阅读的是在讲授中和他们分享语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去感受鲁迅的愤怒、沈从文的乡愁、林语堂的幽默;同样是地理课,日期变更线所带来的时间的不同让我们可以从东半球赶去西半球说两次恰逢其时的“生日快乐”,而季风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和区域特征会带来各国不同的景观差异,洋流所带来特殊景观和丰富物产为人们奉上了难得的美景和美食;同样是数学课,笛卡尔心形函数的背后有一个既浪漫又悲伤的故事;同样是物理课,夜空中星辰的光芒在进入我们的眼睛之时,已经走了几万年,而我们亦和李白拥有同一个“对影成三人”的月亮。

  2023年的儿童节,一个叫曹雄的音乐老师和他的学生因为一首《如果你要写风,就别只写风》的歌曲视频“出圈”登上热搜榜单。歌词中这样写道:“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竹筏轻轻飘荡,湖面在泛粼光,船上悬挂的铃儿响呀响呀响叮当……写散了的大雾,写倾斜的雨竹。写迎着大雨慢慢走出艰难每一步。”朗朗上口的旋律和充满意境的词句是美育浸润的经典案例。这不单纯是语文和音乐的学科训练,更是对于美丽自然的表达和美好价值观的抒发。

  想做好艺术学科的建设并在其他学科中完成美育浸润,教师的美学素养培育是重中之重。师范类高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重镇,建立和完善全学科、系统化的美育通识类课程至关重要。艺术专任教师的培养除了专业技术之外,人文精神和文化理解也构成了美育素养的一部分,“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开设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素养综合性课程,培养具有兼具文化修养、艺术表达、审美传递和以美育人能力的艺术专任教师是师范类院校的责任。而其他专业的教师培养除了专业核心课程和教育学课程之外,通识课程中“美”的含量亟待提升。美育的通识课需要鉴赏和实践并举,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开掘一门或多门兴趣爱好并在大学阶段加以深耕成为特长。而这些爱好会帮助他们未来走上教学岗位之后能够辅助艺术类专任教师,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丰富的美育教育,也会使得他们自身的授课更具有人文关怀,更贴近“全面育人”的理念。

  试想一下,一个在大学里选修戏剧的语文教师能够带着孩子们排演古诗剧、成语剧,甚至排演曹禺和莎翁;一个选修过书法的历史教师能够用笔墨丹青去书写中华历史的上下五千年;一个选修过绘画的科学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用写生观察自然;在学校的艺术节中,学习过艺术类课程的班主任老师也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排演合唱、编创节目。培养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是在为这样的美好图景积累“沃土”,从“土壤”开始以美育浸润才能培育出美的“幼苗”。(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 张乐 作者 尹李梅 罗鲁峤报道)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