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5:08:33 来源: sp20241123
英雄,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展开共和国波澜壮阔的画卷,处处闪耀着英雄模范的风采。
他们或是赤胆忠心捍卫国家安全,或是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福祉,或是鞠躬尽瘁推动改革创新……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是亿万人民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成就来自人民,他们的贡献造福人民,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激励着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英雄辈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必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愿得此身长报国
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历经岁月的变迁,这首经典民歌依然在传唱。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故事也仍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深处不断续写。
“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巡边,仅他本人就坚持了37年。700余次巡逻,行程超过3万公里,被当地军民称为边防线上的“活地图”;遇到的急难险情更是不胜枚举,但他从未退缩,从未停下脚步,一次又一次和边防官兵一起化险为夷。
客从冰山来,红花满边疆。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坚定地说:“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我愿意永远与边防官兵一起,守卫在祖国边防线上。”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把时间拉回70多年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在最后一仗——金城反击战中,敌人用雷区、铁丝网和火力点,交织构筑起防线。
再坚固的碉堡也必须攻下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黄宗德,当时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带领战友们一次次冲锋、一次次突破,攻前哨阵地,攻主峰,赢得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其间,他只身俘敌22人。
“不怕死吗?”
“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保家卫国,视死如归,那时的黄宗德年仅22岁。
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黄宗德,仍时常念起当年牺牲战友的名字,他说:“我是幸存者,他们才是英雄。假如看到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爱国,是每一位英雄模范心中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他们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
“为国家富强而读书”,是“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晋藩从小立下的志向。
张晋藩出生在辽宁沈阳,童年是在伪满洲国统治下度过的,那时历史课不教中国的历史。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激励着他用功读书,也促使他走上了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道路。
以史明志,知史爱国。张晋藩孜孜不倦,笔耕不辍,主持编写《中国法制通史》《中华大典·法律典》等一系列著作。这些著作先后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让中国法律史学走向世界。
“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黄大年,于2009年放弃了国外的优渥待遇,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任教。
此后的7年里,他没日没夜地带团队、赶进度、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叩开“地球之门”,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大年曾在一份工作自述中写道:“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几乎所有的选择,那就是祖国高于一切。”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一片丹心,以身许国。在历史的天空中,在英雄的星河里,家国情怀的光芒熠熠生辉、分外夺目。
利民之事丝发兴
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
百岁人生,70多年从医,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他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我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上世纪70年代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死亡率非常高。“看不得病人痛苦”的王振义放手一搏,历经数年的苦心探索,终于取得了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上海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5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当时的主治大夫遗憾地表示孩子活不过7天了,家属们伤心欲绝。
王振义果断提出,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来试试。结果7天后,奇迹发生了,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了。后来,孩子被成功治愈,笑容在所有人脸上展现。
此后,他和团队一起研究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该方案逐渐得到各国医学界的验证,这位来自东方的医者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然而,此时的王振义一心只顾着一件事:如何让全世界患者都能尽快用上这种药。当“全反式维甲酸”正式批量生产投入市场以后,10粒一盒的价格低至11元左右,直到如今也维持在300元左右,且已纳入医保。“钱或者名誉的问题,我不会去想,我只想病人能好。”王振义说。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王振义至今仍坚持奋战在医学救治的一线。
用一生守护群众健康的还有“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路生梅。
24岁时,她大学毕业,响应当时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因此来到了距离北京700多公里、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陕西佳县。
背井离乡,有一系列的不适应,也曾偷偷哭过多次,但当她看到接生婆用一把没消毒、黑乎乎的剪刀剪脐带时,看到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时,她的内心十分笃定:“黄土地上的群众需要我。”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路生梅就像一颗种子,在西北的黄土地发芽生根,坚守了56年的光阴。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她积极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的儿科……
如今,已是80岁高龄的路生梅,身体有些孱弱,但仍然坚持义务接诊。她说:“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知道还有多少,所以我愈发珍惜现在还力所能及给群众看病的宝贵时间。”
拳拳为民心,浓浓鱼水情。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这正是英雄模范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所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于1931年出生,经历过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充饥的场景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他格外知晓粮食的宝贵,立志“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一度出现徘徊不前的情况。如何进一步增产?
以农立身,为农服务,李振声围着田间地头转。他带领数百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经过6年治理,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谁来养活中国?”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数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为确保粮食安全鼓与呼。
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一级演员田华,塑造了“白毛女”“党的女儿”“人民法官”等许多家喻户晓的角色。
有人问,为什么她演什么像什么?
田华总是说:“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人民群众生活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养育了我,我要还艺于人民。”数十年来,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从繁华闹市到贫困山区,处处留下她的足迹。她始终牢记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务,积极参与各类义务慰问演出,努力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
深耕基层,扎根群众,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这样的英雄模范,人民怎能不喜爱?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不懈奋斗的结果
连日来,“探月工程”刷爆网络,“航天强国”频登热搜。仰望苍穹,天上那颗编号为46669的小行星——“王永志星”,格外璀璨。
探索浩瀚宇宙,奔赴星辰大海,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提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这份飞向太空规划的总设计师,正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在接下来的11年时间里,王永志带领团队齐心协力、集智攻关,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进入了太空。从神舟五号起,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3艘载人飞船,有22名航天员、35人次飞天逐梦。如今,王永志参与设计的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已全部完成。
一个技术、一项事业的突破,从来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实的过程。干事创业从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唯有始终保持起而行之、不畏困难的奋斗姿态。
预警机,被人形象地喻为“空中千里眼”和“云间中军帐”,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一定要争口气!”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带领团队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夏日,封闭的机舱内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冬天滴水成冰,即使裹着大衣也瑟瑟发抖……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当时年近七旬的王小谟坚持奋战在试验现场。
多年攻关,国产预警机终于研发成功,并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
同样地,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我国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实验条件落后,与国外差距较大。但这阻挡不了“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的科研热情。
当时,缺少实验设备,赵忠贤就和同事自己动手打造;为了赶实验进度,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充满信心,相互鼓励:“别看现在这个样品不超导,新的超导体很可能就诞生在下一个样品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初,赵忠贤等人独立发现了转变温度为93K的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
初心不改,超越不断。赵忠贤择一事而终一生,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潜心研究高温超导,取得一系列世界级研究成果。他时常告诫年轻人,“做事情要集中一点,精力不要太分散”“要选一个坚持十年,扎下根去,才能枝繁叶茂”。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切伟大成就都是不懈奋斗的结果。在灿若群星的英雄模范身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是他们共同的闪光点。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真本领,敬业勤业精业,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
“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长期以来勤勤恳恳,笔耕不辍,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等领域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突出理论贡献。他曾发表文章讲述心中的“学术观”:“对于做学问来讲,最重要的应该是兴趣,其次才是天赋。仅有天赋,没有兴趣,对知识没有渴求和好奇,很难静下心来钻研。兴趣恰恰是‘坐下来’并且‘坐住’的关键。”
“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张燮林,运动员时期以独特的直拍长胶削球技术独步天下,当教练后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他这样描述所带队伍的技术特点:“世界上没有的,我们都要有;世界上有的,我们要更好。打法多了,对手就很难捉摸透我们。”如今,靠着一份执着、一份热爱,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躬身力行推广乒乓球运动。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许振超,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朴实:“就是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
75年来,世界上有很多与中国人民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的老朋友、好朋友,今天被授予“友谊勋章”的迪尔玛·罗塞芙女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撸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功勋故事,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中国奇迹”。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向英雄模范致敬!
尊崇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弘扬他们崇高的精神,并将之转化为奋进前行的动力。新的画卷需要我们共同描绘,新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开创。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英雄”,锚定目标、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必将谱写人民共和国更加绚丽精彩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30日 03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