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1:58:10 来源: sp20250107
西泠印社一隅。 西泠印社供图
120年前,在浙江杭州孤山,4名年轻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篆刻家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西泠印社。
如今,西泠印社已成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120年里,西泠印社通过传承与创新,为推动中国传统印学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享誉海内外。
11月10日至15日,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活动将于杭州举行。“本次社庆将汇聚各方嘉宾共贺盛会。”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说。
印学百年,钩沉悠长文脉
百年传承,何以常青?
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的答案是6个字:一批人、一片地。
社以地名,人以印集。清光绪末年,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人,常在孤山一隅把玩金石、品评篆刻。1904年,四人在孤山上营建西泠印社。1913年,“石鼓篆书第一人”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西泠印社声名渐起,发展至今有“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誉。
经孤山路31号拱门,便来到了西泠印社社址。曲径通幽,楹联、匾额、摩崖题刻比比皆是,这里是篆刻爱好者心目中的“印学圣地”,也是西泠印社历史的见证者。
为了更好赓续文脉,西泠印社于2021年开展孤山保护提升工程。按照“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彰显文化、厚植底蕴,提升品质、展现形象”的原则,系统解决了全域建筑结构安全和局部构建老化等问题,对汉三老石室和印泉等石质文物进行综合保护,还原地标形象。历时1年,西泠印社于2022年9月正式对外重新开放。
“西泠印社占地面积仅5亩多,但就因为有了这块地,社员才有了‘根’,国内外社员,都会到孤山开启‘寻根之旅’。”王宏伟介绍,时至今日,西泠印社每年仍会举行春秋雅集以及展览、印学研讨交流会等活动。
2021年—2022年,依托孤山社址遁庵展厅和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推出社员个人展、地区主题展、印社作品展等特色展览10余场,参与社员来自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区。展览期间推出的学术讲座,吸引了大众积极参与,线上直播课程也得到数十万人关注,成为西泠印社对外艺术创作交流的主阵地。
本次系列活动,5个展览引人注目——西泠印社百廿成果汇报展、社员作品展、社藏捐赠菁华展(2019—2023)、2023海内外印社联展和君匋艺术院藏“丛翠堂四家名印展”。这既是印社120年发展成果的荟萃,也是建社以来几乎所有社员创作面貌的全面展示。
汇集金石,赓续文化薪火
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社员800余人。
作为曾拍摄多部西泠印社纪录片的导演,许继锋认为西泠印社有君子风骨,“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社员们把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捐给社里了。”
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三老讳字忌日碑”曾经差点流落海外。1921年,日本商人出资购买该石碑。时任社长吴昌硕获悉后,通过捐款筹募买回了石碑。如今,这块石碑保存在孤山社址,吸引着各地篆刻爱好者前来观摩。
丁辅之捐出自家孤山数峰阁以西的土地,吴隐将遁庵的土地及房屋赠予印社,社员张鲁庵将他毕生收藏的433部历代印谱、1525方历代玺印捐赠印社……目前,西泠印社已有印章、印谱、书画等近2.7万件藏品。如此大规模的藏品,是对“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这一立社宗旨的注脚,也为社员深入学习和研究印学提供了宝贵资源。“印学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一方印章,而是生长为‘大印学’概念——碑版、砖瓦、古陶、货币上的文字,都能成为印学的土壤。”王宏伟介绍。
走进西泠印社印学图书馆,不少印学相关图书,都由西泠印社主导出版。如《世界图纹与印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两宋金石学与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今年出版的《西泠印社社员名录》,收录了自1904年以来全体社员艺术生平的简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息。
“每年,我们都会设置主题,广泛征集相关的论文。优秀论文经过评审、答辩等流程后,才会收集入册。”西泠印社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出版专业丛书,已经成为西泠印社的年度“作业”。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西泠印社积极探索“数字+”新篇章。不仅在官网上展示了5000余件社内藏品,西泠印社还参与浙江大学牵头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其印谱、印章等数字资源被纳入数据库。“这次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共同构建中国印学专藏数据库。”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说。
走出国门,弘扬中华文化
最近,梁章凯有些忙。
作为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今年以来多次在海内外奔忙,“西泠印社迎来建社120年,不少海外艺术家知道后,主动捐献藏品。这次,我带来他们捐献的5件铜印和一些书画藏品,转交给印社。”
1999年,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开馆,但是缺少藏品。为此,一些国际人士将“齐国古陶文五十品”“邺城古陶文五十品”“藏传铁印五十品”等众多文物捐赠给西泠印社。
此次社庆,除了400余名国内西泠印社社员参加外,还有近百名海外艺术家、74家海内外印社的代表前来杭州。
在对外交流方面,西泠印社还有一张名为“西泠学堂”的名片。西泠印社和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旗下的集古斋,共同创办公益性文化项目——西泠学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整体教学水平,西泠学堂专门编撰中国传统书画篆刻系列教材。自2017年成立以来,西泠学堂已培训3000多人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今年8月,香港西泠学堂暑期游学班开学典礼暨作品展开幕式在孤山举行。“这是香港西泠学堂暑期游学班第三次来到杭州。这次特别之旅,让参与者收获颇丰。”集古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晓介绍,首届“西泠杯”全港青少年书画篆创作大赛获奖者,围绕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杭州亚运会、西泠印社建社120年三大主题,创作的书画篆作品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
深耕国内,还要走出国门。西泠印社筹备国外西泠学堂的推广工作,旨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断形成和扩大西泠学堂的辐射面和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平台。
“希望通过西泠学堂这个平台,更好发挥西泠印社的文化魅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新的贡献。”赵东晓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0日 1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