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研究生换导师想得那么敏感

发布时间:2025-01-11 07:00:02 来源: sp20250111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最近,这篇2017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王伟的学位论文引发网络关注。在论文中,作者通过访谈的方式,还原分析了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不少网友看了这篇论文以后,除了赞叹其选题“大胆”,也从自身经验出发,表达了对导生关系的关切。

  导师制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培养制度。在教育学领域,围绕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历来都有不少。检索论文数据库,还能发现“换导师为何不易”“研究生师生冲突研究”“导师与研究生交往异化”等研究成果。可以说,无论是在公众观感上,还是在教育研究者的视野里,当前实施的导师制确有优化空间。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导生关系不仅被视为指导和被指导的责任关系,还被视为一种情分。然而,健康的导生关系,不应该被这种情分所羁绊。现实中,学生更换导师有许多合理且必要的原因,比如发现自己的科研兴趣与导师的不一致,导师指导能力欠缺,导师更换工作单位,或者与导师相处不和谐、受到导师不公正对待,等等。

  导生关系问题不仅在我国存在,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自然》杂志曾发表一项对全球6300名博士的调查,其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博士生表示:“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将重新选择导师。”大约五分之一的博士生不满意与导师的关系状态,认为这不利于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换导师并不必然对学生学业产生负面影响。一些著名学者在学生时代都有更换导师的经历,也对学生换导师的想法持开放态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利弗·史密斯在与青年交流时就提到:“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课题,你就去找你的导师要求他给你换一个;如果他不答应给你换,那么,就换掉这个导师。”

  针对换导师的需求,教育部门和高校已发布相关政策。2020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因博士生转学、转专业、更换研究方向,或导师健康原因、调离等情况,研究生和导师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对于师生出现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导学关系的情况,培养单位应本着保护师生双方权益的原则及时给予调解,必要时可解除指导关系,重新确定导师。

  但是,在现实中,学生主动换导师成功的情况并不多见。不少学生就算产生了换导师的想法,也很少付诸行动。还有学生在申请换导师的过程中,遭遇各种阻力。有时,是导师本人“抹不开面子”;有时,是学生拟替换的新导师出于人情考虑,不愿接收换导师的学生;一些时候,负责导师管理的学校院系也会否决学生更换导师的申请。

  出于导师队伍和学生培养稳定性的考虑,导师当然不能想换就换。一些学生并未深思熟虑,仅仅是因为一时情绪而打算换导师,不应该得到支持。然而,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为与导师“不匹配”,在学习期间产生各种矛盾,甚至直接导致学业受阻。还有学生因为与导师有矛盾而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极端事件发生。

  为了优化导师资源配置、限制单个导师权力过大,有的学校还探索、建立了导师组制度。一个学生入学时可以同时拥有多位导师,在随后学习过程中再明确个人导师。这种双向选择制度,也能在一定程度减少导师与学生因为前期了解不足而产生的矛盾,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导生关系。

  其实,不管是人与人相处,还是选择一项短期任务或长期事业,都难免有“不合适”的情况。研究生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影响着学生长期的人生规划,导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指引、示范作用。推行更加合理的导师更换制度,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导师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负责。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