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7:15:06 来源: sp20241201
空中,无人机抵近侦察;地面,战车马达轰鸣……新春时节,记者来到陆军某旅演训场采访,硝烟弥漫中,一场空地协同火力打击训练正在进行。
室外温度已降至-20℃。战壕内,地面引导小组成员冉崇银紧盯装备显示屏,密切监测信息。
“发现‘敌’装甲车3辆,目标已定位!”冉崇银话音刚落,他的搭档、引导员杨文民立即将“敌”目标坐标回传指挥所。
指挥所内,指挥人员迅速规划打击任务。无人机闻令飞赴目标地域,展开空中侦察,地面分队纵深突击,空地一体紧密协同,一张“数据天网”悄然织就。
“越是天寒地冻、条件艰苦,越能考验部队全天候作战能力。”训练现场,该旅一名作训参谋告诉记者。
地面引导组将战场态势信息实时共享给模拟支援飞机。“1秒,2秒……” 信息发出后,杨文民在心中默默读秒。“目标被摧毁!”听到耳机里传来信息,冉崇银长舒一口气——这次空地协同火力打击任务圆满完成。
“空地协同,读秒出击。”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这次协同火力打击训练,每步行动都精准读秒,进一步强化官兵争分夺秒、密切协同的实战意识。
从第一次担任地面引导员,到如今带领团队执行协同火力打击任务,杨文民将引导员视为战机的眼睛。“眼睛看得越清楚,战机才能打得越快越准。”杨文民说,在一次次紧张的读秒中,官兵配合越来越默契,空地协同越来越高效,打赢的底气更足了。(毕笑天 孟璠玙)
(责编:陈羽、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