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4:19:55 来源: sp2025010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收到预警线索后,叙永县民政局会同乡镇随即开展走访核实。核查家庭经济状况后,当地按程序将该家庭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并将其以“单人户”形式纳入低保。同时,当地还帮助这户家庭申请中电科“同舟工程”帮扶项目,有效缓解了其医疗刚性支出压力。
6月21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梁军以这个暖心的故事为例,介绍了四川以“大数据+铁脚板”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的情况。
近年来,四川围绕“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聚焦弱有所扶、老有颐养、幼有所护、残有所助4个方面,统筹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特别是,四川持续巩固拓展兜底成果,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151万脱贫人口、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纳入低保、特困,稳定消除返贫风险,织密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网。
“‘大数据+铁脚板’是指在畅通低收入人口自主申报的渠道之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找出来,纳入动态监测体系当中。”梁军说,这是民政部门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工作方法,能够有效地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线上大数据预警,就是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会同有关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科学设置风险预警指标,通过部门数据比对发现风险并作出预警,既作为开展走访摸排的工作线索,又为相关部门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支持。
线下“铁脚板”摸排,就是依靠基层民政部门和工作人员、村社干部、社会力量等,经常性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并核实困难风险预警信息。符合条件的,及时引导申请相应救助;情况复杂的,可以通过“一事一议”办法集体研究处理;符合终止救助条件的,及时终止。
“入户走访,既是规定的工作程序,也是我们各级民政部门、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梁军说,“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所以我们被形象地称为‘铁脚板’。”
四川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主动发现救助需求后,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对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主要是做好低保等生活救助和专项救助,对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主要是做好相关专项救助。”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晓玲说,社会救助工作涉及民政、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多个部门,四川发挥协调联动机制,持续完善各类救助政策,根据低收入人口困难程度和情形,梯次配置差异化救助政策,扩展救助范围。
今年以来,四川省级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共推送各类风险预警线索24万条,各地通过对这些家庭走访摸排,已将其中近3万预警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帮助这些家庭解困。
(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