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1:44:54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景德镇5月31日电 (记者 刘玥晴)“传承不意味着落后于时代,可以用新颖的陶瓷作品展现历史典故,以国际化视野讲中华民族的故事。”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执行副院长王伯勋5月31日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如是说。
当天是“艺海流金·情满赣鄱”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行程的最后一天,王伯勋等数十位香港、澳门文化和旅游界人士来到“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感受陶瓷文化焕发出的新活力。
景德镇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拥有冶陶史2000多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如今依然保留着丰富、完整的瓷业体系及文化遗存,窑火生生不息。
5月31日,数十位香港、澳门文化和旅游界人士来到“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 中新社 记者 刘玥晴 摄“专注于陶瓷上千年,景德镇工匠精神令人感动。”参访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源谷艺术生活街区后,王伯勋深感当地陶瓷历史、学术和产业之连贯与交融。
传承技艺、培养人才、鼓励创作,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学术支持愈发丰厚。王伯勋认为,这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有所启发:加强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数百年前,产自波斯地区的矿物质钴料——苏麻离青,通过古丝绸之路辗转来到景德镇,与瓷器相结合,元代青花瓷由此诞生,这种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亦延续至今。
“用传统技法制作出配色大胆、造型前卫的艺术品,非常惊喜。”王伯勋对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印象深刻,他说,看着这些展品,仿佛踏上了一段关于文化、时间、空间和心灵的旅程。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除陶瓷艺术不断创新外,景德镇的活力还体现在这里汇聚着上万名“景漂”年轻人。香港中国旅游协会会长吴熹安表示,乐于见到此类现象,希望香港能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将“景漂”匠人的作品和理念传播至海外。
吴熹安曾在20多年前到访于此,在他看来,现在的“瓷都”不仅创作氛围更浓厚,旅游资源也气象一新,“如果能针对不同年龄层和需求的受众进行宣传,制定研学、休闲、康养等多个路线,势必能激发更多游客的兴趣”。
对于景德镇陶瓷如何持续“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邓民亮指出,吸引年轻人是关键。“香港乃至全球的年轻人都很喜欢喝咖啡,马克杯市场广阔。”他建议,在保证质量和做工的基础上,匠人们可为款式和花纹的设计投入更多精力。
在赣港澳青年交往交流方面,邓民亮期待香港、澳门的艺术类大学生前来参访,“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华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传承古瓷基因,推广制瓷工艺,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这种不朽的匠心”。(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