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背篓专线”暖心助农

发布时间:2024-11-16 10:24:07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重庆4月2日电 题:重庆“背篓专线”暖心助农

  作者 张旭 罗雅颖

  “4号线开通的那天,我们都去围观了,人山人海的。我原以为,它只是方便了走亲访友,没想到还能方便我们卖菜。”4月1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葛口村25组村民樊自华告诉记者,家门口的“背篓专线”开通以来,享受了不少便利,家庭收入也因此增加。

  据了解,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自2022年6月开通以来,因所辖石船站与石船镇等乡镇相隔较近,前来乘车的菜农较多。久而久之,民众把这一段线路称为“背篓专线”。近期,因多个暖心助农细节,重庆“背篓专线”引发各方关注。

  从“鸡蛋当路费”到“背篓专线”

  糯玉米、丝瓜、黄瓜、四季豆……谈及自家种植的农作物,樊自华滔滔不绝。今年55岁的他,与妻子在家种了近20亩地,靠销售新鲜农产品赚钱,“亩产近万元”。他粗略统计,近两年来,家里有三分之一的农产品通过“背篓专线”运出。

图为樊自华在自家地里劳作,身后是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张旭 摄

  “搭乘‘背篓专线’去零售,相比菜贩子来批量收购,价格更好。”樊自华说,他和妻子常常用背篓、菜筐装着蔬菜,乘坐轨道交通到龙兴、鱼嘴、两路、红旗河沟、观音桥等地售卖,因为产品紧俏、市场好,得以卖出好价钱。

  此外,得益于“背篓专线”的好渠道,菜贩子到村里收菜的价格也有所提高。

  葛口村党总支书记胡平告诉记者,村里历来有种植蔬菜、糯玉米的传统。但受限于交通等因素,如何“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

  村民李邦安向记者讲述了早年卖菜的经历。因为该村靠近319国道,村民常到附近摆摊;要想去到更远处售卖,则会用鸡蛋、蔬菜、鸡鸭等作为路费,请过路的司机捎自己一段。

  如今,村民家中有三轮车、摩托车等运输工具,可以将运菜车辆开到石船站附近停好,并“无缝衔接”换乘轨道交通。胡平还观察到,从重庆城区各地,乘坐轨道交通来当地赶集、旅游观光的人也有所增加,带动了村域经济、镇域经济的发展。

  从“公文包与背篓兼容”到方言播报

  近期,重庆“背篓专线”因为两件事,再度吸引民众关注。

  第一件事,是一段关于“公文包与背篓兼容”的回应。近期,有网友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理由是担心因此占用太多空间,给其他出行者带来困扰,甚至损坏公共交通设施。

  对此,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回应称,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

资料图为民众携带背篓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 中新网 记者何蓬磊 摄

  “背篓与公文包可以兼容,也应当兼容。”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陈富永说,现代城市文明是多样性的文明,背篓与公文包的兼容,体现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多层性。

  有人表示,一列地铁、一座城市的包容,就是既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

  第二件事,则是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拟于近期上线方言版播报。有人说,此举是为了让当地菜农“听得更懂”。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也是为了打造服务特色,吸引更多乘客。

  对此,陈富永认为,方言版播报既能传递鲜明的地域特征与符号,让本地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又能激起外地游客的兴趣,从而产生更多的心灵契合。

  “暖心服务,在于用心和细心。”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值班站长郑嫦攀告诉记者,因为菜农出行的时间较早,他们常常提早进入工作状态,做好进站引导、安检等工作,以便菜农更便捷、顺畅进站。(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