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国笛箫“对话”西洋竖琴——中法“相和歌”在巴黎奏响

发布时间:2024-11-23 09:52:36 来源: sp20241123

  新华网巴黎2月4日电(记者张百慧 孙鑫晶)箫声柔和,婉转低吟;竖琴沉静,声声附和。两者犹如一对促膝长谈的故交,情绪虽几经起伏,却始终回应着彼此的倾诉。在法国巴黎的科尔托音乐厅内,数百名观众静静聆听这首中西乐器合奏的《相和歌》。

  2月1日晚,中国笛箫演奏家张维良与法国音乐家塞利娜·古杜尔在巴黎联袂献上了一场以“相和歌”为主题的音乐会。一方朴素的木质舞台上,张维良全程潇洒站立,相继使用笛、箫等中国古代乐器,与端坐在一旁的竖琴演奏家共同演绎了《夕阳箫鼓》《鹧鸪飞》《风竹》等融合了东情西韵、古今技法的改编或原创曲目。

  2月1日晚,中国笛箫演奏家张维良与法国音乐家塞利娜·古杜尔在法国巴黎联袂献上了一场以“相和歌”为主题的音乐会。(孙鑫晶 摄)

  《相和歌》是本场音乐会的压轴与点题之作。相和歌是一种源自中国汉代的民间音乐形式。2023年,美国作曲家霍夫曼从《诗经》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这首箫与竖琴的“合奏曲”。张维良说,《相和歌》旨在用当代语言诠释传统经典,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全球首演,也意在传达中法文化“和睦相处”的希冀。

  演出期间,一些曲目中的自然元素引起了听众丹妮丝和让-吕克夫妇的共鸣。同为音乐人的丹妮丝表示,听到中国乐器演奏的鸟鸣、水声和风吟,让人想到了德彪西、拉威尔等西方印象乐派作曲家。“中西音乐都在演绎自然,但风格迥异。相似又不同,这让两种音乐各具魅力。”

  让外国人听到中国音乐的“能力”,这正是张维良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刻。他表示,中国音乐虽已走出国门,其实力却尚未完全被西方认识。他希望通过中国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深度融合,让西方人逐渐了解中国音乐。

  2月1日晚,中国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在音乐会现场用箫演奏乐曲。(张百慧 摄)

  这次在巴黎的演出是古杜尔首次与张维良合作,也是她第一次深入探索中国音乐。古杜尔说,这次跨国合作将她带入了“另一个宇宙”,让她发现中国音乐不只在意旋律,还讲究制造氛围和贴近自然的音效。

  “我与中国之间建立了友谊。”古杜尔说,今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她希望参与更多这样的中西合奏音乐会,让法国人对中国音乐产生好奇,并了解与之有关的一切。

(责编:贾文婷、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