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10:27:54 来源: sp20241031
新华社开罗5月28日电 通讯|从黄河到尼罗河,考古合作架起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新华社记者董修竹 姚兵
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是一座堪称集纳古埃及文明精华的历史古城,被誉为全球考古学的“前沿”。
在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在古埃及文明的深处,考古合作为中埃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取得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中埃联合考古项目中方执行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孟图神庙区分为两个发掘区,第一个发掘区在整个孟图神庙区的西南部分,有自西向东并排分布的6座奥西里斯神殿,除去第一、二座有较准确的年代和名称之外,其他神殿相关信息有待考古发现。第二个发掘区位于孟图神庙和玛阿特神庙的结合处,主要解决建筑序列的问题。
贾笑冰说,前几季的发掘已经将一区的奥西里斯第三座神殿完全发掘出来,清楚地呈现了其布局结构,校正了19世纪法国考古学家记录的谬误。在二区,考古队在孟图神庙附属建筑的泥砖地板上发现了阿孟霍特普三世的印记,这为整体上认识孟图神庙的年代以及区域演变提供了新材料,这在卡尔纳克北部地区的考古工作历史上是一个突破性进展。
今年3月中旬,中埃联合考古队在疫情后重启对孟图神庙区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发掘,考古队在第三座神殿的西侧首次完整再现出第四座神殿的整体轮廓,考古发掘工作再取得新突破。
据中埃联合考古队发布的成果报告介绍,第四座神殿近似一座10米乘10米的方形砂岩建筑,结构清晰,部分地板石块还有残留铭文,待提取解读信息,或许可以帮助这座神殿断代、定名。
尽管神殿内与奥西里斯信仰相关的浮雕和文物早已损毁,但在第四神殿西间内出土了一座石质祭坛,虽然残破,但上面可识别出第三十王朝法老内克塔内布一世的登基名。这为解释该建筑的营建顺序提供了年代标尺,联合考古队向绘制该区域完整平面图的目标又进一步。
联合考古促进交流互鉴
近年来,随着中埃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两国在考古领域展开合作。2018年10月,根据双方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
孟图神庙始建于约公元前1391年至1355年。据贾笑冰介绍,选择在孟图神庙区开展联合考古,有三大原因:一是卢克索,古称底比斯,是古埃及最强盛的中新王国时代的首都,汇集了古埃及文明最辉煌时期的众多文明元素。二是因为孟图神庙是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而卡尔纳克神庙在底比斯又是新王国时期宗教信仰上的一个核心区,可以说这是“在核心区里选中了一个核心”。三是因为孟图神,也是底比斯的守护神,它的起源地就在此地。
主要担任铭文释读和研究工作的中方考古队员高伟告诉记者:“中埃同属文明古国,纵然两国因山海相隔,但在研究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等问题上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内容。”
中方考古队员王鹏的研究领域涉及欧亚草原,目前是新疆呼斯塔遗址的领队。呼斯塔遗址是一座面积巨大的青铜时代的石构聚落,年代相当于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
王鹏说,来到埃及后,他发现,古埃及壁画上表现的射箭,包括象形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与中国的甲骨文、金文记载的射礼内容非常相似,而且遗物和文献也相似,但两端当时不可能发生直接交流,并且在古埃及的这种现象比中国要早一些。
据此,他初步推断中埃早期可能是通过欧亚草原这种中介的作用产生了联系,这不仅对国内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或研究中原文化交流有启发,“甚至说明双方是完全可以直接对比的”。
“不仅通过联合考古拓宽埃及学的研究,反过来通过在埃及的这些研究成果,解决我们之前在国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真正实现了互鉴。”他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贾笑冰介绍,在此次中埃联合考古中,中国考古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神庙的发掘做了一个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包括如何开展发掘、记录、展示、研究等。但两国考古理念、工作模式存在差异,双方考古人员在不少方面曾有过分歧。
项目埃方考古队员艾哈迈德·塔希尔坦言,最初他对中国队员心存疑虑,但通过不断交流和磨合后发现,“他们人很好,工作起来非常专业。”
如今,塔希尔等埃方队员对中国同行充满欣赏和信任。工作之余,他们也成了好伙伴,“贾领队给我们做的中国菜很棒!”塔希尔回味悠长。
从黄河到尼罗河,考古工作者共同为文化宝藏褪去神秘面纱,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考古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核心的最好办法。文明交流互鉴能增进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了解,从而加深感情。”贾笑冰真诚地说,“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我也希望埃及同事进一步了解中国。”
(责编:苏缨翔、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