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4:05:26 来源: sp20241119
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
颁奖报告会上
来自人民海军报社、工人日报社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哈尔滨日报社的代表
先后发言
我们来一起看看
他们都说了啥?
人民海军报社 蔡年迟
时代有多伟大 故事就有多动人
好故事,永远在现场。现场有多震撼,故事就有多感人。
现场,给了我丰厚的滋养。正是千里万里,走进海疆座座军营,让我练强了脚力眼力;正是不惧不怕,50多次抵近重大演训现场,让我练强了脑力笔力。
新征程路上,作为一名军事新闻记者、一名新闻战线老兵,我要去最偏远的角落,去采摘最芬芳的花朵,去报道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成果。
我要去更远的大洋、逐更高的浪,用身体感受冲锋者澎湃的激情!用最美的故事,致敬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人们,展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硕果。
故事是时代的缩影。时代有多伟大,故事就有多动人。
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动人。我将依旧是那个随时准备写故事的人。
工人日报社国内新闻部 兰海燕
以他心为我心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和上会记者采访了20多位来自生产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在讲述他们拼搏奉献故事的同时,也报道了他们希望有更好的工资水平的期待。
报道中“一位公交车司机穿着有破洞的袜子参加两会”这个细节引发关切,许多代表委员呼吁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呼唤确立尊重劳动的普遍价值。这让我体会到,关注普通职工的急难愁盼,是新闻人的责任。
以他心为我心,关注职工的关切,就是我们报道的方向。
奉献新闻不悔迟,人生六十才开始。新闻事业是值得一辈子热爱的事业,我将以本次获奖为起点,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人挂在心上,继续和同行们一起努力,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职工朋友。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桂从路
让宏大叙事对接个体感受
如何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更好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通过任仲平写作,我们真切体会到,关键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的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一是聚焦“深化”,夯实思想根基。二是坚持“内化”,筑牢价值坐标。三是推进“转化”,奏响时代强音。
我们强化受众意识,让宏大叙事对接个体感受,展现群众身边变化,更多使用群众听得懂、愿意看、能记住的表达,为读者带来情感增量、思想启迪,推进分层化、分众化融合传播,探索创新“1+N”的传播样态。
拉近伟大变革和日常生活距离,贴近亿万人民心灵,让评论走近广大受众,让党的政策主张深入人心。
三十载风云一纸书。从1993年诞生至今,任仲平已经走过三十个年头,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是立论之根、文脉之源。理论学习永不止步,写好评论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党报评论新作为。
新华社总编室 饶力文
书写思想的磅礴力量
一年前,我们采制的迎接二十大特别策划《创意微政论片|真理之光》上线,这部短片以“光”为核心意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直观生动的可视化阐释,全网浏览量超过4.5亿次。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传播效果,我想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一是抽象思想具象化,艺术呈现是融媒创新的点睛之笔。以光比喻思想,可以让观众产生“见光如见思想”的可视化效果。
二是细节体现真理温度,讲好故事是主题宣传的生命之源。
三是新技术承载高立意,思想深度是新闻产品的力量之基。
唯有坚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领悟、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采制出更多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好作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闫东
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
电视专题片《领航》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回顾《领航》的创作之路,我觉得可以用三个“精”字来概括。
第一个“精”,是精心策划。第二个“精”,是精湛制作。第三个“精”,是精准传播。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时点上,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领航》,是精心策划的探索,是精湛制作的创新,更是精准传播的一个代表,它的成功,让我们广电新闻工作者,在这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对于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充满信心!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 杨川源
让改革报道有锐度、有温度
接到蹲点任务时,浙江正处在加速数字化应用落地的攻坚期,“穿透力”“拆围墙”一时成了热词,但不少基层也有一些畏难情绪,亟待上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当我拿到大叠的图表,面对大量抽象的名词,感到这就是个烫手山芋。要让改革的报道有锐度、更能有温度,就要“改”字当头,从自己改起。
改视角,放大细节,缩小改革“颗粒度”。让数字化改革回应社会关切,倒查问题堵点,源头治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跃然眼前。
改方法,生成“对号入座”的改革共鸣。改革者从来不只是一个人,我们着力去勾勒改革者的群像。改革就在身边,群像就是你我,找到了共鸣,就能把“对号入座”的“票”发到观众的心里。
改格局,“跑”起来才能有价值。让冰冷的数字变成温暖的服务,简单的现象升华为共同的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省级全媒体记者,我们只有把根扎在基层,才能听到时代的声音、改革的召唤、发展的信念。
哈尔滨日报社新媒体工作室 牛宇琦
记录温暖的火 折射耀眼的光
今年记者节,中国记协推出一首记者之歌《我的名字》。歌中唱道:“你问我,凭什么站在这里,凭鞋底的泥、肩头的霜、手里的笔;你问我,为什么脚步不息,为追寻真理、记录时代、守望正义。”这首歌为新闻工作者喜爱,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怎样在全媒体时代做一名好记者?”这个问题使我一直思考和探索。
今年8月,台风突袭黑龙江,我第一次走到抗洪一线进行采访,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感悟。台风带来暴雨,洪水袭来,不少群众的家园浸泡水中,生活困难。
登上阻拦洪水的大堤,我看到了一名名解放军战士、普通干部群众和志愿者义无反顾的忘我奋战……去抗洪一线前,有新闻前辈特意告诉我,困难面前给人力量,喜悦面前让人理性,这就是新闻的作用。
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压舱石”。从抗洪一线回来我明白了,每个记者就是构成这块“压舱石”的一颗颗晶体。身为记者,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凝聚力量;只有记录温暖的火,才能折射出耀眼的光。(来源:中国记协)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