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5:50:36 来源: sp20241118
文/夏宾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24日至25日在京举行,跨国企业“一把手”再次齐聚北京钓鱼台。来自各行业的外资企业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以面对面的方式直接感受中国经济大势和发展政策,也希望把握新一轮的商机。
中国官方近期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增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信心。
波士顿咨询(BCG)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在参加上述会议时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专访时称,不确定性被大部分跨国企业家看作是最大挑战,而中国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将带动多个行业的重大调整,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商机,未来有更多的机遇窗口将开放给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消费驱动。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国是直通车:近日中国推出新一轮开放举措,但我们也看到去年吸收外资数据有一些波动,从您接触客户来看,跨国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机遇?未来中国还有哪些优势可以继续吸引外资?
吴淳:根据BCG调研显示,2023年,约有75%的全球企业领袖认为不确定性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诚然,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快速变化的营销环境、多元细分的消费市场等叠加因素,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的机遇也逐渐涌现。
我们认为,中国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将带动多个行业的重大调整,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商机,未来有更多的机遇窗口将开放给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消费驱动。
举例来说: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科技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驱动力。中国正在从要素与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转向创新驱动增长的新阶段,这将开创巨大规模的创新市场空间。
“消费”一词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之一,商务部更是在年初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这一系列迹象充分表明政策上期待能以消费为“主引擎”,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恢复的宏观方向;此外,BCG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再增加8000万中产及以上人口,这也将为消费市场赋能更多增长潜力。
根据BCG估算,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在2050年前至少将投入累计250万亿元,相关的绿色投资对GDP的贡献将达到2%-3%,将为各行业的绿色解决方案提供商创造更多的商业机遇。
在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市场持续扩大开放对跨国企业来说是十分积极的信号,中国政府也正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消除准入壁垒,为跨国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与更多的合作机会。
国是直通车: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跨国企业在华经营发展如何调整策略、挖掘机遇?
吴淳:新形势下,跨国企业要想充分享受中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必须深入理解中国相关政策导向与创新生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制定行动策略。
一方面,明确中国市场的定位。跨国公司需要明确中国在自己全球市场及价值链中的定位,制定清晰的中国战略并坚定不移地执行。企业领导者应预先定义什么是“Win in China”(赢在中国),例如将中国作为创新中心而不仅仅是收入来源。只有明确目标,在面对激烈竞争时才能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
另一方面,加强本土化。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耕耘已数十年,商业模式和运营团队都实现了本土化;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也实现了供应链本地化,充分地利用了政策红利与人才红利。当前,我们也注意到有不少外资企业正在将研发本地化,来应对创新所需的自主自发、快速迭代与敏捷反应。
此外,跨国公司还可借助与本土公司的战略合作,在运营模式、供应链、创新等方面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更敏捷的发展方式,加速中国市场增长。
国是直通车:全国两会定下了今年中国各项经济预期目标,您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的经济走势?中国完成5%左右增长目标的优势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吴淳:在过去的2023年,我们曾见证与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2023年中国GDP增速为5.2%,高于此前官方预期的5.0%,由此可以看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本身的韧性和潜力。
作为一个对年度和中长期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中国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既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因素,也体现了对其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旧存在,今年仍将是一个修复提振的年度。但我们相信,中国韧性复苏的底色不变,随着创新、人才密集、消费驱动、绿色环保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这四大驱动力将继续塑造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
国是直通车: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当前出海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能既发展好海外业务同时规避一些潜在风险?
吴淳: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全球金融波动加大、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数字化能力和出海生态圈等“敏捷”打法可以有效赋能中国本土企业高效出海,不断深化布局海外市场:
第一,明确短中长期的重点市场:大多数出海企业都是中国市场的“赛道龙头”,他们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往往会着眼于更大的美国和欧洲市场,但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金融波动均会带来不同的市场考量因素。此外,每个新进市场都需要企业进行为期数年的投资和试错。因此,出海的中国企业明确短中长期的重点市场有助于资源聚焦,从而稳打稳扎地建立其全球化营销和服务能力。
第二,打造高效的人才供应链: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数字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对组织的人才储备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应提前进行人才盘点和战略规划,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重手段完善未来人才梯队。
第三,积极构建或融入出海生态圈,促进企业、生态圈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具备条件的本土企业应充分发挥能动性,充当生态圈“构建者”角色。通过资源投入和基础设施(如数据、算法工具、供应链等)搭建,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业共同参与产业建设。与此同时,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整体“出击”,不仅能够把整个产业链的迅速反应能力布置到海外市场,也能增强海外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除此以外,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也应充分理解海外和国内市场的共性与差异,注意对政策监管和文化融合问题予以重视;并通过嫁接国内的资源和能力形成海内外的协同,把握出海市场的时代机遇。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