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07:57 来源: sp20250111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新篇如何起笔,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作指引。
算起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至今尚不足百日,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就已经走到祖国的东中西——9月,去西部,经陕西到甘肃;10月,先去东部的福建,再到中部省份安徽。山河湖海,勾勒不同地貌风俗,塑造不同发展禀赋。一地接着一地,考察领域不尽相同,但对“改革”的强调贯穿始终,“改革永远在路上”的信号越发鲜明。
在陕西,看“宅兹中国”铭刻的悠悠文脉,“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的勉励里,蕴含着革故鼎新的思想。
在甘肃,看安澜母亲河沿岸的发展成色,要求“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各级干部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这次在福建,总书记来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2015年4月挂牌以来,31项改革试点从这里推广向全国。从1980年2.5平方公里的厦门经济特区,到如今43.78平方公里的中国(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依靠改革开放,厦门巨变可见一斑。
新起点上,总书记对福建提出新希望,“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抓改革开放,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要求更高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先抓好民生领域各项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革之路怎么走,总书记提希望也明方向。
从福建到安徽,改革依然被多次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安徽考察的消息里,“改革”二字出现8次,无疑是个高频词。“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总书记强调。
一次次强调改革,一步步推进改革。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
哲学地看,改革的长期性理固宜然。总书记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发展地看,改革的必要性刻不容缓。“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开宗明义。
前不久,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总书记提到一副南岳衡山半山亭的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对联说的登山路,又何尝不是通向民族复兴的改革路?不由得让人想起新时代伊始,总书记异曲同工的那句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永远在路上,也必须在路上。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之路无坦途,唯有中道不辍,才能登上顶峰,不辞一时辛劳,终可见风光无限。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洲
海报:李艳
编辑:贾雪
校检:朱利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