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2:52:40 来源: sp20250110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用“同心圆”这一比喻指明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促进网信事业发展的方向。
什么是同心圆?总书记指出,“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什么要形成同心圆?因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
同心圆,无论大小如何,两者都有共同的中心,即两者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一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圆心”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对于网信事业来说,最突出的任务就是把“同心圆”画好,让互联网更好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吕氏春秋》里的这句话,阐述古人重视舆论的引导作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网民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也五花八门,不免出现各种声音。
针对当前网络空间的舆论现象,总书记认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这样才能让广大网民心齐气顺、同心共济。
“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习近平总书记直白地道出,“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同心圆”象征着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圆的半径正是政策、法律、法规等秩序和规则。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圆的半径不能走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继颁布实施,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到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成效显著。
近年来,网信系统在绘好“同心圆”上下足功夫,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评选、“坐标中国”“江山如画”等网络主题活动,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人心。
作为社会进步的信息推手和舆论引导者,各类媒体也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多形式、多维度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面对“靡靡之音”正面引导、主动发声。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当网上网下形成坚不可摧的同心圆,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时,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亿万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孟利铮 孙洁 宋春燕 李英卓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赵光霞、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