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发布时间:2024-11-25 00:21:18 来源: sp20241125

“语贯古今 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本报记者 柴如瑾/摄

“语贯古今 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本报记者 柴如瑾/摄

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隶书等的绵延发展,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文字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蕴含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历史价值,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字起源与中华文明起源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其中,龟甲上的刻符,有眼睛形似甲骨文的“目”字,还有像门的“户”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文字属性的符号之一。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恰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

在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早期文字。

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其观象台与《尚书·尧典》所载“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密切相关,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古文字资料证实夏王朝存在。经过“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和几代考古学者的接续探索,学界梳理出“王城岗—新密新砦—二里头文化”的夏文化发展谱系,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大量刻划符号中,有许多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这些文字之所以没有成篇,应与夏商两族文字的使用功能不同有关。据古文字学者研究,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中的“西邑”指的就是夏王朝。在周代文献中,周人称商王朝为“商邑”“大邑商”,因为夏商周时代的国家形态是以都邑聚落为基础的方国联盟,都邑代表的就是“国家”。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记载反映了夏人后裔在商代得到继封,说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

又如,经王国维等论证,甲骨文资料印证了《史记·殷本纪》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而诸多先公乃至甲骨文的“成唐”“大乙”——商汤,既是商代开国君王,又曾是夏代部族首领。这足以说明,甲骨文、金文等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重要证据。

古文字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即赋予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文”字为例,“文”的字形本义是胸有文身,是一种纹饰,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的品格“文”与陶寺遗址扁壶的“文”字密切相关:以文为美,强调和谐。“文”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识。西周更是“文”的时代,文王之“文”即借鉴了“文”的内涵,周公则在“文”的理念基础上创立礼乐文明制度,故而孔子发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叹。

尚“文”之风不仅影响周代的社会风貌,还持续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由文身之俗到“文”字之形,再到审美与理念,“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由此可见,深入发掘古文字的内涵,正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古文字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但每个时代的特点并不相同,这在古文字的形体演变和记录中有所体现。中国文字的发明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文字的使用与农耕祭祀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

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与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商王通过五种祭祀方式周而复始地祭祀成系列的、上甲以下的先公先王先妣,形成了规范严密的周祭制度,展现了商人笃信神灵之风和商代政权的神权色彩。大量的铭文记录了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他们虽然信仰天命却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孝友,父子和谐,等等。

战国时期的文字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极大不同,其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用字之法也有不同,而文字书写的特点正是百家争鸣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汉字的起源、发展也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和”“同”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汉字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深厚的内涵和恒久的生命力,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重要载体。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代 生,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编:王震、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