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如何交往交流交融?这场研讨会展示了这些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24 05:57:40 来源: sp20241124

  元大都,明代北京、清代北京……在第三届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的大屏幕上,一张《北平沿革图》用红、绿、黄标记出了历代皇宫的面积范围。虽然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分别来自蒙古族、汉族和满族,他们的皇宫却都坐落在今天的故宫区域内。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高希展示出一组元明清“三叠层”遗迹。不同朝代的土层各有特点,但都紧密连续在一起。“2014年的这一发现证实了元代皇宫基址就在今故宫下方,进而为明清紫禁城向更早溯源。”高希说。

  历史中的各民族是如何交往交流交融的?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又该如何讲好?在12月23日举办的这场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学院和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立足不同的文化领域,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

12月23日,第三届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举办。图为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在会上介绍古代钱币与民族有关的特征。任德辉 摄

  与故宫类似,金中都水关遗址也隐藏着民族之间的文化“密码”。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穆洁走到台前,展示了一张绿釉贴塑鸡冠壶的照片。鸡冠壶表面施有淡绿色釉,顶部有一轮提梁,状如鸡冠,样子竟与契丹人盛水用的皮囊壶如出一辙。原来,鸡冠壶正是契丹人吸收汉人的陶瓷烧造技术,仿照皮囊壶做出的瓷器。

  “辽中晚期,鸡冠壶变得瘦高,出现了配合室内使用的‘圈足’,反映了契丹人从‘马上’到‘马下’的过程。”穆洁说,“水关遗址是燕京大地上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见证者,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群众,都可以在展馆里观览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画面。”

  文物中的民族故事需要发掘,把故事讲好则是另一门学问。为了呈现金中都水关遗址中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组建了涉及考古学、历史学、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展品囊括了瓷器、家具、钱币、石刻、遗址等各类文物。目前,该博物馆已成功通过“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考核验收。

  不仅是有形的文物,无形的乡土习俗也同样是民族文化的优秀载体。每逢春节,甘肃哈南村会举办社火庆祝,村民们在铮铮琵琶声中传递精忠报国的故事;赫哲族生活在东北的三江平原,身着鱼皮衣,千百年来坚持以渔猎为生;吞达村藏民的祖先发明了藏香工艺,时至今日,村民依旧在为祖先上香、点灯、敬香油……各个民族的日常生活如何才能被大众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颖曾策划撰稿与导演纪录片《记住乡愁》,她表示:“民族文化纪录片可以将当地人的民风习俗真实地呈现,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从古代圆形方孔钱的演变中,窥见了中华民族交融的一隅。屏幕上依次展示出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所铸造的钱币,虽然它们产生自不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但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秦统一后确立下的“圆形方孔”钱币样式,并印有“元德通宝”“正隆元宝”等汉字。

  到了清代,钱币以正面汉文、背面满文为中原地区的样式,而在边疆民族地区,钱币背面会加入当地的民族文字,钱币材料也会尊重“新疆用红铜,西藏用白银”的习俗。“中华民族历史上几次大规模民族融合过程,钱币都见证了以‘多元一体’为特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王永生说。

  中华各民族文化为何始终团结在中华文明周围?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关凯指出:“中华文明根基深厚,文明体系内多元一体的人口集团世代繁衍,中华文明的‘天下观’就成了中国社会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另外,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不受各种方言发音的约束,本身也是一种有利于‘大一统’的要素。”(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李腾飞 实习生 任德辉 图文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