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鉴·马来西亚|记者观察:“三大支柱”助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4-11-17 01:41:47 来源: sp20241117

新华社吉隆坡6月18日电(记者汪艺 毛鹏飞)在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较好的国家。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则被认为是文化传承中的“三大支柱”。一代代华人既坚持传统,又不断创新,推动中华文化与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中马民心相通。

坚守传统

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中国人下南洋,在马来半岛等地形成聚居区。他们逐渐落地生根,成为马来西亚公民。目前,华人约占马来西亚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首都吉隆坡、沙捞越州泗务、柔佛州新山、槟城州槟岛、霹雳州怡保等地,华人占比较高。

2016年1月1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演员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大厦外表演舞狮。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早期的来马华人多在锡矿场或种植园做劳工,之后则在木材、橡胶、棕榈油等行业中赚得人生第一桶金。近些年,华人一直占据马来西亚富豪榜的大多数,涉及房地产、矿业、金融、食品饮料、医疗等各领域。

同时,华人也在一代代传承中坚守中华文化、维护族群利益。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是马来西亚华人传承文化、凝聚力量的“三大支柱”。

2014年9月24日,由马来西亚华文报纸《星洲日报》和中国湖南省常德市歌舞剧院联合呈现的“庆祝《星洲日报》创刊85周年文艺大汇演”在吉隆坡举行。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类型多样,既有最初以移民血缘和地域划分的宗亲会、同乡会,也有适应环境变化发展的商会、校友会等。华文教育则覆盖小学、中学和大学,体系完整。《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东方日报》等华文媒体是华人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和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也提供中文资讯。

传承文化

到过马来西亚的中国人,常会赞叹当地华人能在中文、英语、马来语三种语言中自如切换。中文和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承发扬如此之好,与覆盖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华文教育体系密切相关,离不开华人社团、华文媒体的坚守和积极推广。

2019年3月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学生在“2019年留华高等教育展”上与中国高校代表交流。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非常注重传承中华文化,这在学校校名、班名、校训、社团活动中都有体现。比如,很多学校校名含有“华”字,以“礼义廉耻”作为校训,班名多含“忠”“德”“敬”“勇”等字,许多社团关联中华文化,如华乐团、相声社、醒狮团、二十四节令鼓队、武术团等。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执行长梁胜义告诉记者,由于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华文独立中学统考成绩,学生如仅持这个成绩无法申请国内公立大学,华文大专院校的创立为华人子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人认识到学习中文的价值,进入华文学校就读的非华裔学生明显增多,这成为华文教育的新趋势。马来西亚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非华裔学生占华文小学学生人数比例为12%,2020年这一比例提高至近20%。

创新发展

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不仅得到传承,更获得创新和发展。马来西亚华人融合二十四节气、书法、广东狮鼓,创立了二十四节令鼓。这种全新的鼓乐表演形式2009年成为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传到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还被纳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节目、登上中国多家电视台,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这是5月2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港拍摄的二十四节令鼓表演。新华社记者程一恒摄

二十四节令鼓的开创者陈再藩自豪地说,在“四季如夏”的马来西亚能产生二十四节令鼓,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像蒲公英一样飘到任何地方”。

此外,从中华传统文化舞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桩舞狮如今也成为马来西亚重要民俗活动,2007年成为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来西亚“狮王”萧斐弘认为,舞狮除了传承技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道德理念、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

这是2019年12月20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拍摄的郑和·朵云轩(马六甲)艺术馆外的马中友好植树广场。600多年前,郑和五次驻节马六甲,由他带到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文化如今已深深融入当地多元文化之中。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在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裔、印度裔友好相处,中华文化与其他两大族群文化相互融合借鉴,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从早期中国移民与当地人通婚形成峇峇娘惹文化,到受华人春节“送红包”习俗的影响,马来裔和印度裔分别在传统节日开斋节、屠妖节兴起“送绿包”“送紫包”,再到近两年兰州拉面、霸王茶姬等中国品牌餐饮在非华裔消费群体中大受欢迎,中华文化正在马来西亚得到更广泛的了解和认可。

(责编:苏缨翔、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