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新质生产力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

发布时间:2024-11-18 11:17:14 来源: sp20241118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厚植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即生产力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对于我们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实践价值。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质态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其质态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会不断产生新质生产力。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些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和创新。

  生产力质态有新旧的区别。每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都有时代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主要体现领域为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以及促使这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其对生产力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更体现为由量变到质变所产生的新科技质态,即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都是先进科技成果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产物,新科技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进而释放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发展并应用新科技,在前沿重点科技领域,不仅要实现跟跑,还要达到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领跑的水平。为此,需要特别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比如,人工智能革命、量子计算、尖端工程技术等。所有这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突破,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息息相关。我们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动能。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化石能源至今仍然是各个产业的能源基础,但绿色发展需要新的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加快生产力的绿色化转型,发展新能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技术驱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经济规模,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因此,必须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能源革命、消费革命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重要动力的广泛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包含三个重要内容,一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二是算力成为继热力、电力、网力之后的新动力,三是算法成为现代科技的新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算力越是强大,算法越是先进,数字技术越是尖端,数字平台规模越大,应用越是广泛,数字经济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就越大。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大数据、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尖端技术领域,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的应用范围和场景,通过增强算力、优化算法,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依托新科技,落脚在新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是创新引领,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中的贡献度不断提高。根据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我们不仅要在新科技上取得新突破,还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从产业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在,产业革命几乎与科技革命同时进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传统生产力大多由传统产业作为承载主体,新质生产力大多由运用新技术的新产业承载。当然,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经过改造升级后,也能够孕育新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但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技术路线上仍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发挥好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作用,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在这一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

  未来产业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需要根据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并通过创新要素集聚、形成产品原型、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逐渐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关注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与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还要关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的变革,更要关注作为全球未来能源重要支撑的氢能、储能、太阳能、核能和其他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提前谋划布局,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我国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土壤和良好基础条件,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汇聚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更好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企业家。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人。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新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前瞻眼光、把握未来需求、熟悉技术变革趋势、洞悉商业机会并且能够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推动产品和服务商业化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企业家。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科技企业家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敏锐洞察市场需求,还要具有科学家的素质,能够洞察科学新发现的重要价值,并具有围绕创新组合生产要素(创新要素)协调产学研各方的能力。培育科技企业家,不仅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还需要有效的制度激励,要创造环境让通晓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脱颖而出,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打造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创新高地,既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高地,也不是单纯的产业创新高地,而是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创新高地。其一,突出开放创新。创新高地建设要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但不能忽视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基础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国际创新资源进行开放创新,共同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业技术,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其二,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依托的新科技基本上源于基础研究成果。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大学与企业共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研发平台,在协同创新平台上实现知识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互动合作,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供需匹配对接,打造产学研创新高地。其三,用好各类科技园、产业园。这里集聚了各类创新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条件在迭代升级中成为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吸引更多新科技项目和产业入园,促进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向园区汇聚。

  第三,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未来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其技术、产品和市场等都不成熟。未来产业以前沿创新为支撑,而最新技术在现实应用中很难被完全认知和充分开发,相关技术在转化为产品或者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过程中,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以激励未来产业发展。一方面,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和环境。针对未来产业孵化培育长周期、高风险、战略性特征,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基础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研究领域,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建立产业创新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未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洪银兴)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