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湖20年 濒危物种青海湖裸鲤恢复至原始资源量35.6%

发布时间:2024-11-28 03:18:54 来源: sp20241128

   中新社 西宁11月1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每年冬天,数千万尾青海湖裸鲤鱼苗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越冬,期待着来年夏天被放流至青海湖。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数字显示,青海湖封湖育鱼启动20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达到原始资源量的35.6%,创保护以来的新高。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裸鲤作为青海湖流域的关键性物种,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被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

资料图为2022年航拍夏日青海湖。 中新社 记者  李江宁  摄

  因青海湖裸鲤体形较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成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主要捕捞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强度的捕捞和青海湖周边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影响,导致青海湖裸鲤资源严重衰退。到200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为2592吨,仅为原始资源量32万吨的0.81%。

  为保护青海湖裸鲤资源,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起实施为期十年的青海湖封湖育鱼零捕捞政策,在中国鱼类资源保护史中尚属首次。随后,青海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10年,2021年又继续开展两次为期十年的青海湖封湖育鱼。截至202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11.41万吨,是2002年的44倍。

资料图为2020年12月28日拍摄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循环水恒温育苗车间。  中新社 记者  李江宁  摄

  自青海湖封湖育鱼实施以来,青海省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成效。据悉,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规模稳步提升,从2002年的300万尾增长到现在的2000万尾,放流规格由每尾5克增加到每尾10克,截至2023年已累计放流2亿尾。

  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呈上升趋势,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的贡献率为23%。(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