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

发布时间:2024-11-27 11:14:15 来源: sp20241127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16年,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背靠长江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面向太平洋,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为原始创新提供“利器”。

◇上海坚持不懈支持“0到1”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180.59亿元,近10年平均增长14.15%。

◇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4%以上。

◇“科技创新要做‘时间的朋友’,没有什么‘立等可取’。我们不仅是投资主体,更是金融和创新生态的服务机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打通‘政产学研用金’通道。”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永前 杨金志 周琳 董雪

基础研究投入从2013年的54.8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80.59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11%;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2万家,同比增长10%;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89家,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助力上海经济体量突破4万亿元大关……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对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念兹在兹——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2018年11月,面对张江科学城的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知明行笃,求道致远。

2016年,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市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十年来,上海背靠长江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面向太平洋,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如今,上海已搭建起国际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正在向“强功能”发力奋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上海必须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上海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科技创新的改革工作和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挑重担,当好开路先锋。

培育创新策源“国家队”

瞄准国家战略急需,上海全力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生力军作用。

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服务战略需求。平常人们体检,最多几十项检查。但在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中,志愿者需在两天一夜中检测2.4万项表型。目前,已有20个国家的科学家加入这一国际大科学计划研究。

上海,是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创新策源地。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这一计划最终目的是通过大量表型分析,构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导航图”。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发起地,在创新策源上扛起大旗。科学家们得以在宇宙的极大尺度和人体的极小维度间,仰观乾坤之大、俯察草木之微。

高能级科创平台全链条赋能。克隆猴之后,2023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智卓越中心)牵头研究出“嵌合猴”。

“这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的一个里程碑。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做出几种脑疾病的猴模型,争取在5年内做出一些创新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说,届时,基础研究团队的成果将向下游推广,凭借猴模型上的独家优势吸引全球资源,培育未来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的期智研究院、深入量子科技研究的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脑科学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基础前沿领域,上海的高能级平台先手落子,抢占先机。

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一批贯穿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国家级科创基地正在上海加速集聚。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孕育创新火种。为了洞悉宇宙奥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启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海大工程——“海铃计划”。

该计划将在我国南海深约3.5公里的深海平原建设首个中微子望远镜,捕捉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中微子,研究宇宙来“敲门”的信号。“海铃望远镜将利用整个地球作为屏蔽体,捕捉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通过地球自转实现360度全天域探测。”李政道学者、项目首席科学家徐东莲介绍。

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三维互融的科研组织模式。一场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高质量落地的新实践,在上海生根发芽。

《202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高校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前沿科学中心5家。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不断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氛围中孕育创新火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景 中国科学家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供图

勇闯原始创新“无人区”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海重点围绕完善选题和任务形成机制、扩大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优化科技资源聚焦配置、深化分类评价改革等,谋划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强化上海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布局,多举措支持科技人员勇闯原始创新的“无人区”。

布局大科学设施磨砺“利器”。位于上海的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屡屡刷新“世界最强光”纪录,正向着100拍瓦输出功率“挺进”。

“‘羲和’输出的功率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1022瓦,为人类科研提供了只有在恒星内部或黑洞边缘才能产生的极端物理条件。这既可以用于探索大量‘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性假设,也能为癌症治疗、生物成像、精密加工等民生领域新技术提供基础支撑。”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究团队介绍。

从照亮微观世界的激光装置,到面向生命健康的转化医学设施,再到仰望浩瀚宇宙的射电望远镜,上海加快推进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运行更加合理高效。

据了解,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为原始创新提供“利器”。

目前,张江科学城正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方圆不到2公里的地域范围内,全球科学家就能拥有静态结构、动态变化、极高能量三大微观领域研究能力。

建设“先行区”鼓励“深挖井”。“是又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将对同行科研人员产生重大影响”,这是《自然》杂志对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原理验证相关成果发表的评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原理验证,相关成果于2021年发表。

在团队确定方案3年间没有进展时,“所里的长期支持、稳定投入,始终支撑、激励着我们全力以赴投身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文涛说。

上海一以贯之支持基础研究,注重用制度创新固定先进经验。据悉,上海近期将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以更灵活的机制支持“无用之大用”。

“我们以强有力的制度创新,支持科学家‘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上海坚持不懈支持“0到1”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180.59亿元,近10年平均增长14.15%。

拓展“探索者计划”促多元投入。2023年10月12日,“探索者计划-大飞机基础科学研究专项”启动。该专项由上海市科委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共同设立,支持上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团队,围绕飞机研制实践和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为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上海于2021年推出“探索者计划”,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围绕产业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发布研究指南,遴选研究团队予以支持。计划推出以来,已先后与联影、鸿之微、华测导航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支持数十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产业需求,以“揭榜挂帅”促基础研究。

位于浦东的国家大科学设施,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2021年7月29日摄)方喆摄/本刊

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

触摸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新产业,就能感知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创新脉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海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4%以上。

突破先导产业“卡脖子”。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来自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秀”起灵活的“手指”,行走起来脚步稳当。

“我们突破了全身多关节运动控制、高扭矩密度一体化关节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希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智能制造的实力与价值,推动更多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中国机器人产品走向世界。”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捷说。

近年来,上海加快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关。

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已汇聚全国40%左右人才,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生物医药领域,上海连续研制上市23款1类创新药,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7%;人工智能领域,上海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50家,2022年产值达3800多亿元。

培育高端产业“强集群”。C919大型客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我国首台获准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世界首台2米PET-CT分子影像设备……诸多世界首个、首创以“上海制造”命名。

2023年10月,上海药企君实生物宣布,公司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自研自产的创新生物药获得国际认可,首次成功“出海”美国。

“公司从张江药谷孵化载体中的一个小企业,成长为国产创新药企的领头羊。在这里,既能找到平台‘伙伴’,也能找到上下游‘同行’,还能找到终端用户。”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说。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说,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提供“原始探索”,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给予新药研发“硬件支撑”,服务初创企业的药物公共研发平台全程加速,为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聚能、蓄势。

目前,上海正在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在民用航空、高端船舶、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

畅通产业应用“快车道”。面向前沿赛道和共性技术,上海布局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李政道研究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上400余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丰富载体和灵活机制,正在畅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快车道”。

“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不仅是考试界的“学霸”,更是多行业的智能助手;气象预报大模型“风乌”,突破中期天气预报10天大关;城市级实景三维大模型“天际”,实现了100平方公里城市实景三维建模……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底层技术创新正在气象、电力、能源、办公等领域全面应用,为大模型创业企业提供“基础教材”。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我们致力于为产业生态提供基座和支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创开源建设和关键领域应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林达华教授说,从基座到工具链,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为优化产业生态提供更多创新服务。

培育尖端人才“梦之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上海,正在以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高品质的人才生态,不断造就战略性人才力量。

经过多年探索,上海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提升,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上海连续13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放权松绑增活力。段佳是一位“95后”青年科研人员。2022年博士毕业后,她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由于业绩显著,她“连跳四级”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员,可以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上海对青年人才有着更多的支持和包容。我的科研生涯也因此有了更多可能。”段佳说。

不唯“帽子”、不唯名气,给予年轻科研人员充分的信任、机会、激励,是上海一贯的坚持。

以“放权”为用人单位添动力,以“松绑”为人才增活力,在上海已是共识。2023年夏,《上海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管理办法》《上海市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办法》同时出台,鲜明释放“授权、赋能、激活”的用人导向,明确招聘“高精尖缺”人才可突破岗位职数和比例限制等一系列创新规定。

近年来,上海不断强化人才政策创新。为推动科技研发,探索建立一批“三不一综合”新型研发机构,即“不定行政级别、不核定编制数量、不受岗位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为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上海明确可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净收入的70%以上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畅达“纸变钱”通道,极大激发科技人员活力。

开放集聚筑平台。赛会合作平台、事业平台、产业创新平台,是上海面向全球构筑世界级人才平台的三大抓手。

2023年9月,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黄浦江畔开幕,顶尖人才齐聚一堂。逍牛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胡依林感慨:“峰会让志同道合的创业者碰撞火花,激发实现梦想的强大动力。”

上海充分依托国家在上海布局的世界级事业平台引才育才。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上海已集聚一批从事基础前沿领域研究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人才和团队。例如,上海光源已累计吸引全球近3万名科学家来沪从事研究。

为做大产业创新平台,上海建成100多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全球2500强研发投入企业近50家,企业科技创新中心超1600家,培育一批知名科技领军企业。

近悦远来拼环境。最近,上海发布的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等重磅人才新政引人关注。前者提出,顶尖科学家可带团队来沪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实现“团队通用”;后者明确,对于持有金融管理、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48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人才引进、工作许可、人才安居等配套保障政策。

“这非常有利于吸引世界顶尖人才以团队形式落地上海,以梯队形式引才对整个产业及科研发展都有积极影响。”考拉悠然创始人申恒涛说。

不断优化落户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世界级现代化城市硬件设施……上海坚持服务、凝聚、引领,通过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服务保障,为怀揣梦想、心怀使命的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搞研究、放开手脚干事业。

下好创新生态“先手棋”

凡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的地方,必定拥有生命力旺盛、植根力强的创新生态。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强化创新策源、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服务配套,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创新引擎。

共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研发(R&D)经费投入9386.3亿元,占全国比重超30.5%;集聚1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达29%;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3351亿元,占全国比重达28%……作为我国科创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这三个“约30%”被业界津津乐道。

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不断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没有“围墙”、共谋创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设了“4+1”部省市联动的组织保障、“企业出题”的联合攻关合作等机制。

2020-2022年,长三角协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平均占比超过78%。《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指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提升至247.11分,年均增速9.47%。

“我们努力以一体化科创合力,服务成果转化,带动区域发展,强化资源共享。”上海市科委创新处处长刘晋元说。

强化金融服务科创“组合拳”。2004年,60岁的尹志尧回国创立了中微半导体。在创业第一年,上海科创集团就向尹志尧提供了5000万元的启动资金。此后,上海科创集团连续九次增资,陪伴中微上市。

上海科创集团,是以早期科技创新投资为主业的国有科技创新投资平台。“科技创新要做‘时间的朋友’,没有什么‘立等可取’。我们不仅是投资主体,更是金融和创新生态的服务机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打通‘政产学研用金’通道。”上海科创集团董事长傅红岩说。

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一个“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圈正加速形成,点燃“金融+科技+产业”新引擎。数据显示,仅长三角产业基金一期的72亿元,就能撬动超800亿元社会资本,培育出1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提升高质量孵化器“加速度”。查询泰坦科技、米哈游、无他相机等上海创新型企业的注册地,可以发现地址都是“上海市徐汇区钦州路100号”。

这个“神秘”地址,是全国第二家、上海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所在地。这个国家级孵化器,已孵化出累计千亿元产值企业。“我们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为创业‘小芽’提供试错空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黄丽宏说。

2023年7月,上海发布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硬科技”孵化服务能力、资源集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具有区域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的高质量孵化器。前不久,经过遴选,7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已启动建设。“超前孵化”正在激活创新之源,助力青年力量投身科技创新的“接力赛”。

浦江奔流帆正劲,春光不负赶路人。

迈上新征程,上海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坚持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踔厉迈进。

(参与采写:郭敬丹)

(责编:王静、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