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2:05:59 来源: sp20241117
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而非补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罔顾事实、预设结果、不合理、不合规,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采取一切手段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而非补贴。作为全球最大、最开放的汽车市场,中国充分保障中外汽车企业同台竞技、公平竞争。2006年,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下调至25%,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2018年,中国整车进口平均关税进一步降至13.8%,其中零部件平均关税仅6%,并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19年,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投产。2022年,中国进一步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75%。
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在开放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抓住绿色发展机遇,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充分的市场竞争有效促进了创新,促使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竞争力日益增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2024年1—4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达60.7%。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尊重市场规律、充分竞争的结果,不是补贴的结果。
以“反补贴”名义限制中国电动汽车,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中国对内外资汽车品牌一视同仁,外资品牌在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数量排名中,特斯拉稳居第一名,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较第二名的比亚迪高41.7%。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洲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至少50%来自西方品牌。
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欧、美仍在实施大额购置补贴,补贴力度明显高于中国。欧美以反政府补贴为由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且对中国产品区别对待、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原则。例如,法国自2024年起实施电动汽车补贴激励措施,采用中国生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可能由于“碳足迹”评分较低而不能获得补贴。法国《论坛报》指出,“此举是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外的武器”。
此次反补贴调查预设结果,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此次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一方面,是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发起的,明显违反市场意愿;另一方面,为达到预设目标,欧盟委员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这些做法,抽样标准不合规、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正,其本质是滥用世贸规则程序,将调查工具武器化,以“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
中国将采取一切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欧盟汽车行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每年创造近千亿欧元贸易顺差,2023年德国生产的汽车近80%用于出口,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是欧盟汽车企业的共同期盼。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大众、奥迪、奔驰、宝马等欧洲汽车品牌在华销量比重均超过30%,中国国内80%以上的大排量燃油车从欧盟等地进口。近日,欧盟多个国家、多家企业纷纷表示反对贸易壁垒,反对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方敦促欧盟倾听各方合理诉求,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滥用保护主义措施,执意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 金轩)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