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23:52:14 来源: sp20241230
壁画《长城颂》,王颖生、董卓、王之言、李丹、岳阳、马鑫、马亚萍、张培健、张留鑫、曹洋、郝鲲鹏、崔晓旭、陈宇婷、张丰一、宋安依等集体创作。
中国画《居庸关春晓》,作者庄小雷。
油画《东方欲晓》,作者程向军。
水彩画《龙蕴玄黄》系列之一,作者赵琳。
万里长城成为艺术家歌咏描绘的对象,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近代以来,长城逐渐成为艺术创作的重大主题。关山月、黄新波、张仃、吴冠中等著名画家,均有脍炙人口的长城主题作品传世。近年来,伴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以长城为主题的美术创作蓬勃展开,美术工作者以丰富的视觉语言深入挖掘和表现长城的精神内涵、历史文脉与时代新貌,浓墨重彩绘写长城画卷,从不同方面彰显长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
弘扬长城精神
长城的文化意义首先在于它的精神性,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讴歌长城、赞颂祖国是长城主题美术创作的主旋律。近些年涌现不少相关主题佳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的两件作品尤为突出。
作为近年新落成的重要红色场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外陈列有大量美术作品,无声地讲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其中,序厅和红色大厅内各有一幅名为《长城颂》的大型壁画,两幅作品均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突出了长城的雄伟壮阔,并在人们熟悉的长城形象基础上,着力体现其精神性和象征性。序厅的漆壁画《长城颂》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程向军教授领衔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程向军便带领学生前往北京怀柔、密云等地的长城写生,近年还以长城为素材创作有《东方欲晓》等作品。画家在党史馆特定视觉环境中,充分利用漆画的材料肌理特性,将长城的自然景观与新中国美术史中的“红岩”图像传统相结合,使民族精神的象征物与党的红色光辉融合无间,画面气势恢宏而不失华美。红色大厅的壁画《长城颂》由中央美术学院王颖生教授领衔创作,采用中国传统金碧山水手法绘制,以鲜艳的矿物颜料层层渲染,结合贴金、描金、堆粉等工艺技法,使逶迤的长城辉煌夺目。一座座烽火台与灿烂霞光交相辉映,意境宏阔。这两幅主题性美术创作,不仅在实践中探索了如何实现传统题材的艺术创新,使具象的长城与精神的长城融为一体,更在大型集体创作中彰显团队合作精神,以“同一支笔”完成的巨幅长城壁画,正是众志成城精神的视觉表征。
如何更好地表现长城特有的精神内涵?许多美术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将所见、所感、所思结合起来,创作出内蕴深厚的长城意象。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长城文化主题美术作品与文献研究展”上,不少作品反映了美术工作者对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深入思考。比如,杨金祥版画《中华魂》以竖构图形式将人墙、长城、黄河三个代表性意象组合在一起,用刀笔镌刻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使作品具有厚重人文底蕴。闫贵儒油画《民族之魂》、王珂与邱琳合作的油画《红耀金山岭》等作品,也通过个性化的风格形式展现了长城的精神面貌。
长城的雄壮气象与文化底蕴在画卷中绽放新光彩。在抒写长城文化精神的过程中,美术工作者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对祖国大地的无限热爱流淌于笔端,为长城题材美术作品注入澎湃的精神能量。
传承长城文化
2000多年来,万里长城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梳理、描绘长城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所荷载的重要事件、人物、故事,成为发掘长城历史价值、传承长城文化的有效方式。
以长城故事为主题的连环画出版,是近年来长城主题美术创作活动中的亮点。2022年,连环画出版社组织出版《国家文化公园主题连环画·长城》,集纳5部长城主题优秀连环画作品,分别是胡明军绘《赵武灵王攘地出长城》、杨宏富绘《华夏大地上第一道万里长城》、蒲慧华绘《昭君出塞》、水天宏绘《戚继光长城建功》和丁世弼绘《平型关大捷》。这5部各自独立的连环画作品此前已出版发行,此次再版时,不仅重新梳理了故事情节,对画面亦有所增删,深入浅出地讲述长城的历史文化源流。在绘画方面,作品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多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复杂的形象,于咫尺之间演绎刚与柔、力与美的交响。在文字方面,精编脚本并配发导读文章,使作品更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长城抗战第一枪》,同样聚焦发生在长城上的历史故事,以生动的艺术叙事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
长城历经风霜雨雪,形成了大气苍茫的自然面貌。呈现长城历史、传承长城文化的另一种方式,是发挥美术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丰富多变的视角和绘画语言展现长城的沧桑之美与雄浑气魄。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阳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印象长城主题文化交流展”上,刘伯务油画《屹立千秋》以夕阳下的嘉峪关长城为表现对象,暖色调的城墙与远处冷色调的雪山形成对比,突显“天下第一雄关”的瑰丽奇伟。李世玲中国画《古塞千秋》以三联画形式展现夯土长城历经风雨依然昂首屹立的景象,并通过色彩变幻反映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长城长 河湟美”青海明长城文化主题采风创作系列活动中,美术工作者多次前往长城沿线体验生活,抒写长城古韵,像汪珍系列版画《长城长 河湟美》等作品,以不同视角、立意、造型,艺术地表现长城上的时间印记,展示了长城深沉悠远的诗意与韵味。
有关长城的历史图像凝结着时代的视觉记忆,然而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中,不少珍贵的长城图像未能流传至今。一些美术工作者试图通过对长城历史的深入挖掘,以画笔重新为长城立传。《明朝大同镇城堡图》就是一例。画家从查阅舆图文献到完成创作历时一年之久。手卷运用地图画法,创造性地再现了明代大同镇城堡群落,既为重构大同明长城的全貌提供了图像支撑,也折射出图绘在历史研究中的特殊价值。
展现长城新貌
长城沿线有许多关堡城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不同文化在长城脚下交融共生。随着各地更加重视维护长城沿线人文自然风貌,同时以旅游驱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如今,长城周边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美术工作者以画笔记录下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描绘长城的时代新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立足本地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各类写生采风活动,掀起长城主题美术创作热潮。比如,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20年、2023年先后开展“行走长城”和“画说长城”写生采风创作活动,邀请各地美术工作者深入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承德市金山岭长城、张家口市大境门等地,感受长城沿线传统村落的淳朴民风、乡村振兴的勃勃脉动并展开创作。一批新作有效丰富了长城主题美术创作面貌。长城如同一条纽带,既连接起各地美术工作者,促进各地创研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也汇聚起中外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文旅深度融合中增进文化交流。
在长城沿线居民看来,长城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美术工作者试图将长城的这种平凡之美体现在作品中。陈平中国画《长城脚下》、蒋世国中国画《家住长城溪水边》等作品,均以俯瞰视角描绘长城脚下人家的闲适生活。在画家笔下,长城并非抽象之物,而是许多人从小生活的地方,是带着烟火气、承载着乡愁的古迹。王合群油画《长城脚下的邻居》更是别出心裁,聚焦生活在长城脚下的老两口的新生活,屋内干净整洁,窗外长城巍峨,画面生动,意趣盎然。这些作品共同呈现了长城亲切而鲜活的一面。
在更多人的日常经验中,长城是热门旅游打卡地。纷至沓来的游客赋予长城新的活力,许多美术工作者也是游客中的一员,他们在游览中记录新时代长城风采。比如,刘根版画《金山岭上的王冠》构思巧妙,通过对一副绿色墨镜的特写,映射出金山岭长城上的烽火台。戴着这副墨镜的,或许就是画家本人。白春禹油画《金山岭迎来高原的阳光》则描绘了高原地区的孩子们登上长城时的喜悦之情,明快的色调渲染出愉悦温馨的氛围。此外,刘克功油画《祖孙俩》等作品通过小切口诠释“文旅融合”大主题,展现了长城主题美术创作的时代风貌。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4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