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2:03:12 来源: sp20250101
瑞典参加北约组织的潜艇搜救演习。
据法新社报道,10月下旬,北约在德国港口城市罗斯托克新设一个海军指挥中心——“波罗的海特遣部队指挥部”,以提升波罗的海地区的威慑和防御能力。此举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新一轮指挥机构改革的重要一环,将对欧洲地区安全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北扩催生复杂需求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在当年6月的马德里峰会上发布新版战略概念,将“拒止威慑”和“前沿防御”重新置于联盟战略的核心地位。北约前沿部署部队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后环波罗的海及北欧地区安全格局的剧变,让优化和完善指挥机构,成为北约改革的新需求与重中之重。
在战区级联合部队司令部层面,北约目前采用的是2010年11月里斯本峰会确定的“3个常设司令部”架构。3个联合部队司令部分别位于荷兰的布林瑟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各自对应北欧、南欧和大西洋3个作战区域。随着北约不断加快北扩步伐,北约现行指挥架构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考虑到布林瑟姆联合部队司令部的责任区涵盖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北约计划将芬兰和瑞典方向的作战规划交由该司令部,以便对波罗的海地区防务进行整体规划。不过,由于人员规模有限,该司令部的控制范围已达到饱和状态。北约认为,若将芬兰和瑞典同其北欧邻国挪威(隶属于诺福克联合部队司令部)分置于两个司令部旗下,不利于北约统筹北欧地区防务。
鉴于上述矛盾,北约内部部分军政人士提议,将芬兰、瑞典和挪威3个北欧国家,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的防务责任,均置于诺福克联合部队司令部之下。然而,该提议并未在北约内部达成一致。北约内部有声音指出,考虑到波罗的海三国对陆地领土防卫的强调和其面临威胁的性质,以及诺福克联合部队司令部“尚未达到合适人员配备水平”的现实,将波罗的海三国置于布林瑟姆联合部队司令部之下更为合理。
部分评论人士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建立第4个战区级联合部队司令部,专门负责北欧、波罗的海和北极圈以北地区,而让诺福克联合部队司令部专注于防卫广阔的北大西洋地区,特别是被视为海上咽喉要地的“GIUK缺口”(连接格陵兰、冰岛和英国的海域)。考虑到英国的海军传统、与北欧国家的密切联系及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他们建议将这一新的联合部队司令部设在英国。不过,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北约尚未决定建立新的联合部队司令部。
搭建新的指挥架构
为解决波罗的海及北欧地区指挥机构相对“缺位”问题,北约正紧锣密鼓在该地区搭建新的指挥架构。
陆地方面,2023年7月和今年3月,北约相继在拉脱维亚的伊达日和波兰的埃尔布隆格,正式成立多国师北方总部和多国师东北总部。北约还在距俄罗斯边境约140公里的芬兰米凯利,组建一个军团级陆上指挥部。该指挥部建成后,将成为北约旗下第11个军团级陆上指挥部。
空中方面,北约目前在德国的于德姆和西班牙的托雷洪,各设有一个综合性航空作战指挥中心,二者均隶属位于德国拉姆施泰因的北约战术级空军司令部,分别负责指挥协调北部和南部地区的空中作战。近日,北约又提出增设与上述两个中心平级的“北极航空作战指挥中心”,以提升极地区域的防空拦截能力。
北约此次在德国新设海军指挥中心,意在对波罗的海及北欧地区海上方向的指挥机构尽快“补位”。根据北约官方和德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波罗的海特遣部队指挥部”将由1名德国海军上将领导,另有180名工作人员来自北约其他11个成员国,旨在“随时准备在和平、危机和战争时期,指挥和协调波罗的海地区的海军活动”,并为北约提供波罗的海地区全天候海上局势信息。11个参与国中,既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西欧国家,也包括环波罗的海地区北欧成员国,特别是芬兰和瑞典等国。该指挥部的成立,被外界视为北约指挥机构改革的重要一环。
更多调整或将实施
随着北约持续大幅扩军,其指挥机构调整也呈加速之势。
10月1日,北约新任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就职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增加北约部队人数和装备,将是北约的优先任务之一。随后,德国《世界报》报道称,根据一份关于北约“最低能力要求”的文件,北约计划新增49个作战旅,将此类部队总数增至131个,每个旅编制约5000人。这意味着北约地面部队总兵力将增加24.5万人,比目前骤增60%。为指挥管理这些新作战旅,北约战斗军团数量将从6个增至15个,师部从24个增至38个。
有评论称,随着北约与俄罗斯走向长期对峙,北约为提升自身威慑和实战能力,将持续强化东欧、北欧和北极等地军事存在,并成立更多指挥机构,其军事体系的复杂程度或随之攀升。北约整体指挥机构布局能否如其所愿趋于“优化”,仍是未知数。(王大宁)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