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类各区域算力资源一体化调运(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12-27 15:17:11 来源: sp2024122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数字经济”。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普及,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算力作为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中体现,随之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什么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由谁来建、怎样建好?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

  问:如何理解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答: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高比例、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四个典型特征。

  一是集约化。促进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等各类算力资源在国家枢纽节点的规模化建设、集约化发展,为全国算力基础设施提供“蓄水池”。

  二是一体化。打造全国一体化的算力调度平台体系,联通区域级、省级、市级算力调度平台,促进算力资源跨地区、跨行业高效调度。

  三是协同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强化模式创新,推动各类算力资源并网调度,促进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积极发展绿色算力。

  四是价值化。积极推进数算融合,通过数据资源、数据产品、模型算法的传输、加工、利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由谁建设,如何建好?

  答: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协调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能源局加强“东数西算”工程统筹推进力度,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统筹利用政府力量及市场机制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体系,适时研究拓展国家枢纽节点起步区范围。

  《意见》提出一系列重点工作,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一体化布局,东中西部算力的一体化协同,算力与数据、算法的一体化应用,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的一体化融合,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的一体化推进等五个统筹。

  《意见》明确,强化“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刚性约束,进一步推动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以“结对子”方式推动西部国家枢纽节点与东部、中部城市建立跨区域算力资源调度机制,推动东西部之间形成规模化算力调度;重点依托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应用创新算法和关键技术,深化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建立健全算力电力协同机制,支持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探索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全面强化国家枢纽节点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网络和数据攻防演习靶场、算力网安全应用技术试验场,在国家枢纽节点构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措施。

  问:《意见》提出实现“东数东算”“西数西算”与“东数西算”协同推进,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东数东算”“西数西算”是对“东数西算”的补充完善。由于网络时延等限制存在,并非所有算力服务场景都适用“东数西算”,三类场景共同构成面向实际业务场景的算力服务体系。

  如针对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视频渲染、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高时延业务场景,通过“东数西算”的方式实现东部业务向西部风光水电丰富的区域迁移,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如自动驾驶、证券交易等低时延业务场景则可以通过“东数东算”“西数西算”的方式实现就近计算,实现区域内算力资源的集约利用,提升算力使用的效率。

  问:《意见》首次提出“算力电力协同”,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答:我国数字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算力与电力正在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态势。一方面,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大量电力支撑。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也离不开算力的支撑。

  统筹算力电力协同布局,有助于促进风光绿电消纳和数据中心零碳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意见》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包括支持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探索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鼓励数据中心间开展碳汇互认结算探索。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6日 02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