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韧性较强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增长

发布时间:2024-11-14 16:46:12 来源: sp20241114

  “外汇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一定规模的合理顺差”……

  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收支情况,并就业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6586亿美元,对外付款16555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1亿美元;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银行结汇5422亿美元,售汇5670亿美元,结售汇逆差248亿美元。

  “2024年以来,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王春英说。

  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入。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代客涉外收支总体呈现顺差,其中,1至2月跨境资金表现为净流入;3月转为净流出,存在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特别是春节后外贸企业开工生产、集中采购原材料,进口支付需求上升带动跨境支出增多,待产品出口销售后,未来相关跨境收入将会增加。

  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83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同比下降3%,售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当前,企业获取人民币资金的便利度提升、方式更加多元。”王春英说,通过“近结远购”掉期工具,当期将部分外汇资金转换成人民币来使用,并约定未来再转换回来,替代减少了部分当期结汇。

  结汇率和售汇率均表现为稳中有降,企业结售汇意愿保持理性。“一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2.2%,较2023年同期小幅下降1.6个百分点,结汇需求略有减弱;衡量购汇意愿的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6.5%,下降1.8个百分点,购汇意愿并未持续上升。”王春英表示,近年来,境内主体逐步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汇率预期更加平稳,主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结售汇,外汇交易的理性程度明显提升。

  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继续增长,市场经营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持续增强。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利用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39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企业套保比率为28.1%,较2023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前两个月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超过5000家。

  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77亿美元,余额变化主要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动等估值因素影响。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王春英认为,近期外资增持境内债券呈现规模明显回升、投资结构延续合理、投资收益保持稳定等特点。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30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净增持已经达到416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29个境外机构进入到我国债券市场,外资持仓量已经超过5700亿美元,占境内债券托管总量的2.6%左右,比去年末上升了0.2个百分点。

  “从持有主体看,境外央行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增持境内债券,并且多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从2023年10月份到2024年3月,外资投资一年期以上债券占比是56%。”王春英说。

  王春英认为,展望未来,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从经济角度看,宏观环境有支撑,投资价值有保障,全球配置有需求。从政策角度看,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方向,稳步扩大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这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王春英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有比较独立的资产收益表现,这有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流动性好,也将提升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同时,人民币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中的占比稳步上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人民币资产已经成为境外机构全球投资布局的一个重要选择。

  据王春英介绍,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正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继续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在离岸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此外,优化境外机构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持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交流沟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2024年初,‘债券通’渠道的债券已经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王春英说,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研究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包括使用“债券通”渠道的债券充抵“互换通”保证金等。

  王春英认为,总的来看,我国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完善优化服务,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具有稳定、可持续的提升空间。

  经常账户有条件有基础保持一定规模的合理顺差

  经常账户交易和实体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经常账户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直接参与国民经济核算,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24年一季度情况看,经常账户顺差依旧维持在合理均衡区间。初步统计,一季度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在这个支撑下,2024年一季度经常账户延续顺差格局。”王春英表示,展望未来,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一定规模的合理顺差。

  货物贸易顺差将保持比较高的水平。王春英认为,一方面,结构性方面有支撑。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以来,高端制造业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出口表现非常亮眼;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传统出口市场表现比较稳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新兴市场加速开拓,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周期性因素有支撑。当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补库存需求已开始显现,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周期已经从底部走出来了,这些都会增加未来我国多种产品出口。

  服务贸易结构更趋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作用更加突出。“在服务贸易中,旅行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跨境活动恢复,跨境旅行支出正在向常态化恢复。”王春英表示,我国对很多国家已经有免签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正在推动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这都将推动境外人员来华旅行。

  王春英认为,2024年一季度,我国旅行收入同比增长约30%,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势头。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稳步增加,2023年,我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商业服务贸易顺差合计572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度持续增长,这也有助于服务贸易差额更趋均衡。

  “从中长期来看,决定经常账户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水平。”王春英说,首先,经常账户反映了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当前,我国储蓄率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延续一定规模的正向缺口,推动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其次,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将逐步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会降低对一些进口产品的依赖度,支撑包括货物贸易在内的经常账户在中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格局。未来我国经常账户有条件、有基础保持合理顺差。

(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来源:人民网)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