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4:26:33 来源: sp2024112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体系化作战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无人潜航器的发展建设。“全球数据”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军用无人潜航器市场价值总额为3.79亿美元,到2033年将增长至9.65亿美元。外媒称,无人潜航器将成为未来海战的重要力量。
多国积极研发
多国根据作战需求及经济和科技实力,按照不同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大水下无人力量建设投入,抢占未来海战主动权。
美国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全面开展多种型号无人潜航器研制。1966年,美军使用遥控式无人潜航器,在地中海成功打捞1枚从轰炸机上不慎掉落的B28型氢弹,奠定了该型装备发展基础。近年来,美军重点研发具备扫雷、布雷、侦察、攻击等多种功能的大型或超大型无人潜航器。2023年底,美国海军接收首艘超大型“虎鲸”无人潜航器,并计划在今年底前接收剩余5艘。该装备航程超过11000千米,可遂行侦察、电子战、反舰反潜等任务。根据发展规划,美国海军2030年前将构建多种无人潜航器混合编队,2040年前装备至少40艘具备自主作战能力的大型或超大型无人潜航器。
俄罗斯依靠苏联技术基础,完成从对外引进到自主制造的转变。2008年,俄罗斯海军列装3艘国产“大键琴-1R”无人潜航器,负责执行北极地区勘探任务。此后,俄罗斯不断加快无人潜航器发展。其研发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水下航速超过70节,最大下潜深度1000米,可搭载核弹头。2022年,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服役,可搭载6艘“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进一步提升该装备的威慑能力。据透露,俄海军计划装备30艘“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日本在装备OZZ-5小型无人潜航器的基础上,研发功能更强的超大型无人潜航器。今年5月,日本对外展示长续航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声称该装备搭载“通信中继、海洋监视、海洋观测和水面无人机发射”4个功能模块。
印度在2023年4月宣布启动排水量达300吨的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项目。该装备计划搭载2具鱼雷发射管,在新潜艇服役前担负水下攻击任务。印度海军计划采购12艘该型无人潜航器。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无人潜航器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特色优势明显
无人潜航器被视为小型潜艇的替代品,具备诸多优势。
一是部署灵活。相较于传统有人潜艇和水面舰艇,无人潜航器可由不同平台搭载,部署灵活性更强。尺寸较小的中小型无人潜航器,如美国挪威联合生产的“雷姆斯100”无人潜航器,仅重38千克,可通过大型军舰、小型快艇、潜艇等布放和回收;英国海军REMUS 100无人潜航器,可通过T150型旋翼无人机布放。吨位较大的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如美国“虎鲸”无人潜航器,可由美海军远征基地舰布放和回收。
二是功能全面。当前大型或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需要更换侦察、攻击、扫雷等任务模块,也可由多艘无人潜航器搭载不同功能任务模块编队执行任务。德国目前在建的“模块化水下母舰”无人潜航器,号称具备10个以上功能模块,可根据任务需求随时更换。
三是利于突袭。无人潜航器体积小、噪声低,隐蔽性较好。法国A9小型无人潜航器,长约2米,是法国现役梭鱼级潜艇长度的1/50。法国海军在建的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长度也仅25米,是梭鱼级潜艇长度的1/4。此外,大部分大型潜航器采用敷设消声瓦、消除磁特征、减少红外辐射等措施强化隐身效果,利于发动突袭。
四是成本较低。一方面是价格合理。以美国海军装备采购价格为例,一艘中小型“雷姆斯”无人潜航器采购价格约170万美元,一艘超大型“虎鲸”无人潜航器造价约5500万美元,而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造价超过35亿美元,通过有人潜艇与无人潜航器编队方式,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是人力需求小。近年来,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均陷入潜艇船员不足窘境。遥控型潜航器操作员培训周期较短,自主型潜航器只需提前设定目标并中继调整,对人员需求更低。
面临风险挑战
尽管无人潜航器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但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
指挥控制受限多。相关研究报告指出,无人潜航器应用于海洋深处,通信能力受到水温、盐度和深度等因素干扰,实时控制难度高,且传输情报过程中存在数据丢失风险。如果采取上浮至水面再与母舰或岸基指挥中心联络,则容易影响隐身效果。
自主行动能力弱。无人潜航器导航识别、判定风险、应急调整等能力有待提高。在应对瞬息万变的作战环境时,无人潜航器的信息处理、任务规划和自主攻击能力等与有人舰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无法独立遂行复杂军事行动。
市场竞争压力大。无人水面舰艇不受海底复杂因素干扰,总体技术更成熟,受各国海军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无人水面舰艇的市场总额是无人潜航器的2倍多。无人潜航器成为未来海战重要力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王昌凡)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