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0:46:52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社 广州11月28日电 题:龙舟赛火爆出圈,传统民俗如何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
——专访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九霞
作者 许青青 欧阳瑾
龙舟赛近年来在旅游市场上日益展现其独特魅力,各种形式的龙舟赛频繁火爆“出圈”登上热搜,带动当地旅游行业复苏。杭州亚运会赛场上,龙舟项目闪耀登场,受到国内外观众喜爱,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创下历届亚运会最好成绩。
这项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为何具有如此活力?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对于现代旅游业发展有何助益?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如何借助传统文化深化文明互鉴与交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九霞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龙舟赛历经千年而不衰,今年更是从端午火到亚运。优秀传统民俗活动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孙九霞:龙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发源于民间,具有非常深厚的生活基础,从南方到北方都有龙舟赛。目前,龙舟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仅广东今年各地举办的龙舟赛就多达229项。在福建的“龙舟村”——方庄村,每年有200多艘龙舟销往全国乃至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可见,“龙舟”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广东省佛山市叠滘村,龙船在狭窄河道上进行夜间训练,飞快通过急弯,上演水上漂移。陈楚红 摄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的龙舟赛尤其火爆。该地区是中国城市化非常发达的区域,同时又拥有深厚的岭南传统文化,赛龙舟早已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以往在分析旅游中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时,往往会说游客有凝视的权利,而被凝视的则是参加表演的当地老百姓。而大湾区的龙舟赛,无论游客来不来看,龙舟赛都要办,并且每个当地人都或多或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正因为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所以大湾区龙舟文化的出圈就显得非常轻松和自然。
从生活世界中流淌出来的传统文化过渡到旅游世界中最有吸引力。也就是说,主客共享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最有意思,正所谓“不用规划,才是最高等级的规划”。比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侗族大歌”、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等,这些地方文化活动都承载并体现着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仪式,在旅游化过程中,居民和游客共同参与,达到主客和谐交融的共睦状态。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干流广场附近上演“龙船景”。陈楚红 摄
中新社 记者: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创新来促进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没有比较好的典型案例?
孙九霞:并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能成为经典。要成为经典,需要深度挖掘,需要文化与创意、旅游、媒体的融合。
例如,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唐宫夜宴》作为艺术作品,是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用契合现代的时尚表达方式,加上艺术的调性和触动人心的情感,完成了文化的创造。它从历史中走来,不单单走向现在,也连接着未来。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成为经典,并不那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进入了一个极具流动性的社会中,有些传统文化的受众发生了变化,或者传承的语境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转化,有的传统文化可能更在于其原本的艺术价值或非遗价值。
同时,借助旅游,传统文化得以产生资本价值,将文化传承下去。如果这种传统文化有资本价值,保持传统文化就可获得效益,有了守住传统文化的驱动力。当然,在抓住这个驱动力的时候要小心,过度商品化,传承性反而可能因失真而减弱。
此外,还可针对新的受众进行文化创造。通过与技术、艺术等跨界融合,让传统文化找到新的生存和传承路径。比如,现在年轻人热爱汉服,社会无需有很强的历史负担,可通过汉服这种民族文化符号和载体展示自我,了解更多的历史。这是对传统文化很轻盈的现代化和很顺畅的转化。
身穿汉服的姑娘在游园赏花。赵隽 摄
中新社 记者:在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体验中融入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内容,对促进和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和交流有何作用和意义?
孙九霞:不同文明间的旅游交往,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文明的交互。
例如,中外交往在广西阳朔就有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第一个现象是乡村导游讲英语。阳朔的乡村导游原先被称为“野导”,因为他们没有合法的导游证,也不会写英文。但他们在跟外国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了说英文,承担起了导游的职责。在这种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
阳朔旅游发展的早期和新时期所出现的两个经典人物——“月亮妈妈”和农民网红“Teacher刘”很有代表性。“月亮妈妈”原来只是在阳朔的月亮山景区卖饮料的壮族妇女,为了多卖饮料,她开始自学外语,后来甚至掌握了8种外语,从而改做导游,而“月亮妈妈”也是从外国游客给她的外语名字“ma ma moon”翻译而来。“Teacher刘”则是因为在抖音上用英文唱了一首童谣而意外走红,而他学习英语也是受到阳朔中西游客交往氛围的渲染。他们的故事说明,旅游推动的主客交往是可以深入到文化层次的。
“月亮妈妈”(左)与外国游客交谈。欧惠兰 摄
还有第二个现象,就是主客文明交互的更高形式——跨国婚姻。阳朔的农民嫁老外和娶老外都非常正常。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阳朔结成超过1000对跨国夫妻。婚姻是高层次的一个交往、交流形式,作用非常强。这都是因为阳朔是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才会产生这样的作用。
在旅游发展规划中,大型事件一直都是推广目的地形象及传播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充分发挥了非遗文化的媒介作用,包括面向运动员群体开设文化小屋、开设非遗深澳灯彩手工艺课程,在亚运村里打造文化市集,还借助现代技术如智能篆刻印章机器、数字化绿色印染一体机展现印章和亚运风丝绸的制作等。这些活动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性与活态化加以嫁接,既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又展现了中国创新发展的现代性。更重要的是,外国运动员、新闻媒体记者和游客不再是静态地观看,而是通过实际参与来感受中国文化,在主客交往中学习中国文化,在真实的文化场景中体验中国文化。
杭州亚运村“文化小屋”展出的智能篆刻印章机器。王刚 摄
中新社 记者:当前,中国进行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如何?
孙九霞:很长一段时间,传统文化旅游开发其实进入了瓶颈期。有时候一提传统文化,就非要把它的历史、文物、文化价值拼命灌输给游客,不断用非常生硬和直接的方式去教育游客。但旅游有很强的自主性,很多游客旅游目的是放松,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愉悦和认知。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现在,旅游行业也在思考怎样让游客自然而然喜欢中国文化,比如增加更多的参与性、展示度,通过各种旅游要素,将文化元素包装在吃、住、行,环境、场景中,使其自然呈现出来。
现在的购物旅游中,文创纪念品越来越多。文创纪念品有很强的地方性,很强的文化符号性和识别度,游客买回家作为纪念,并且作为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这样其实也可以完成一种文化的转化。
供给者思维也是开发传统文化旅游进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想把最好的都展示给游客,但没想过游客需不需要。而需求者思维则关注游客的需求、想体验什么、这样他会不会更容易接受等问题。还有就是旅游行业往往把所有游客,老的小的、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都当成同一种人灌输同一价值,所以尽管花了很多功夫,但效果往往不太好。
现在经常说的传统文化,有时候是在乡村里保留得要多一点。但乡村最大的问题是空心化,如果一个村子的人都流失了,也就没有文化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里有很多需要留存延续的东西,在保护乡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保护传统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主题文化概念空间内,游客正在挑选文创产品。李亚龙 摄
中新社 记者:在旅游发展规划中,如何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来促进旅游业发展?
孙九霞:高质量的旅游要以高质量的文化载体来支撑。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先要对其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和了解。在研究这种文化存续的过程中,将其纳入世界话语体系的同时,也要有中国标准,这是一个标准化、制度化的认证,在非遗传承中叫“冷认证”。同时,文化还需要“热认证”,热认证就是文化的使用者、拥有者热爱这个文化,愿意传承下去。
冷热认证相结合,一方面加大保护,有的传统文化就让它生活化地自然存续,放回到生活中去,有的要抽离出来,去完成这种不断的冷热循环。另外也可以通过市场化激发冷热循环认证。两个认证不断循环,文化一定能生生不息传承下去。中国的非遗、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和传承发展下去。(完)
受访者简介:
孙九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著作五部,其中四部获国家旅游局、文旅部优秀成果一等奖。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