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美丽画卷徐徐铺展(大国之治)

发布时间:2024-11-25 13:13:58 来源: sp20241125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过去一年,中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更优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是许多代表委员对一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效的真切感受。

  “2023年京津冀区域PM2.5比2014年下降了近六成,重污染天数大幅削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陈松蹊认为,环境数据的积累与统计分析技术的提高,为做好气象与空气质量关系研究提供了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北市市长汪华东表示,淮北市近年持续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完善固废处置设施,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云南九大高原湖中,有3个在玉溪市。全国人大代表、玉溪市市长江华说,加强对3个湖泊的生态保护治理,一直是玉溪市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污水、改善水生态,创新实施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成效明显”。

  “在各地共同努力下,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说,“我对比了这几年长江武汉段的水质指标,数据表明长江水质一年好过一年。”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党委书记林豪介绍,为了守护好生态环境,水满乡紧抓治水、护林、净土等工作,实现生态治理和生态景观改善多元提升,现在水满乡87%的面积都划入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

  产业提质升级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带来了积极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认为,对于许多生态环境好、自然风光美、农林种植条件优的地方来说,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农旅融合的绿色产业,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既有利于调动各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我们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白塔村如今成了美丽宜居、村民健康幸福的绿色乡村,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这几年,村里产业提质升级,游客越来越多。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集商贸、教育、康养、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新城’银湖活力区。建成后将与已有的南部农企园产业群形成辐射带动优势,周边11个村庄、2.6万余农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长期关注农业生产绿色升级:“推动现代农用机械改造,能显著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我们研发出一批节水节药节肥的生产装备,已经在多地推广使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介绍,中国中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企业,实现了永磁牵引系统、碳化硅变流、二氧化碳空调等新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高可靠性等优势,有效提升了城轨车辆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营安全性。

  强化多方协同

  如何进一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代表委员认为,要强化多方协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超过火电,去年全年新增装机占全球一半以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正在加速。”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建议,着力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加强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表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固碳增汇潜力大。建议完善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木竹林产品碳汇方法学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南方集体林多种功能,全面提升固碳增汇潜力,促进森林经营更加科学高效。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议,加大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人才的培养、认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推动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认证人才的合作网络,促进经验分享和信息交流。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说,应持续推广绿色技术,强化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对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叶传增、庞革平参与采写)

  叶传增、庞革平参与(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