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2:06:57 来源: sp20241114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样提升(健康焦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近日发布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能力标准。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乡镇卫生院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承担着维护基层百姓健康的重要职能。近日,记者走进湖南、重庆、四川等地的乡镇卫生院,探访各地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集中力量在乡镇卫生院培育建设一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手伸直,向上举,过头顶,随着身体前倾,刘沛德深呼了一口气。一大早,他就在镇卫生院走廊练起了呼吸操。今年76岁的刘沛德家住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广平村,前阵子突发高烧,被送到了黄许镇卫生院。
“我这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老毛病了,一到冬天就容易反复。”刘沛德边练边说,“幸亏镇卫生院设了呼吸科,有专科医生诊治,医生还教了我呼吸操。有病在家门口就能看,省得跑十多公里去市里大医院了。”
2020年,通过专科联盟,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对口帮扶黄许镇卫生院共建呼吸科,中医院专家定期坐诊、带教查房,卫生院开设床位、培养医护。作为旌阳区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石崇友每周都会到黄许镇卫生院坐诊一天,为当地群众诊治呼吸疾病。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黄许镇卫生院加大投入,完善科室设备和技术项目,呼吸机、肺功能仪、心电监护仪等配置齐全。结合当地群众需求,卫生院还开展了肺功能检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等新项目。呼吸科成立以来,累计诊疗约9万人次。
“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是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王俊认为。
近年来,各地通过专科联盟合作、临床带教、项目协作等方式,集中力量在乡镇卫生院培育建设一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湖北省宜昌市,一些乡镇卫生院有了血透室;在四川省绵竹市,部分镇卫生院开设口腔特色专科……
湖南省平江县翁江镇卫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乡镇卫生院现有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还配备了院前及院内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仪等。硬件设备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卫生院基本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
持续提升医共体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吸引优秀人才留在基层
69岁的程婆婆在家摔倒,右腕部肿痛难忍,来到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卫生院。长寿区中医院骨伤科医生廖骁勇在石堰镇卫生院坐诊,经他诊断,发现程婆婆右桡骨远端骨折,很快对其进行了相应复位固定。
廖骁勇是一名“县聘乡用”医生,去年8月派驻到石堰镇卫生院开展工作,已在卫生院服务半年多。“多亏了廖医生,现在骨折也能在乡镇解决,不需要跑到城区的医院排队等治疗了。”程婆婆说。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重庆市通过“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机制改革,派遣医师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并对派遣医师的经济待遇和工作经费予以保障,激励、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
“2022年8月以来,长寿区从区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派两批共63名医生,其中不乏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等紧缺专业人才。”长寿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人事科科长林露说。截至目前,下派人才已累计服务基层群众2.16万余人次,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4%,群众不出街道、不出社区即可享受专家服务。
“县聘乡用”不仅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了人才支持,还帮助基层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我们以下派医生为纽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学术讲座、技术培训120余场,带教基层人才90余人,上派进修60余人,完善制度操作流程9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林露说。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必须释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王俊说,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推进人事薪酬改革,持续提升医共体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吸引优秀人才留在基层,使其真正成为当地的健康守门人。
在湖南省平江县,当地中西医结合总医院医共体通过副院长分片包干,以科室帮院的形式,从医院管理、医疗业务、基本公卫等方面全方位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精准帮扶,为基层卫生发展注入“活水”。
“总医院专家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营体系,规范科室职责,明确科室质量目标,规范医疗行为,改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各项管理工作。”翁江镇卫生院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建立科学合理的转诊机制,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不久前,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村民邓先生突感胸痛,来到镇卫生院做心电图检查。检查后,医生立即上传数据至县心电平台,值班医生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急诊科和胸痛中心做好准备,同时指导卫生院医生在救护车到来前进行施救。20分钟内,急救站便将患者转诊至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近年来,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转诊效率,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例如,平江县通过建设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和超声诊断中心,形成医学诊断县域内信息互认共享。
“过去,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的心电、影像、检验等专业人员普遍不足。大部分卫生院有DR(数字X线)设备、心电图机,但往往没有专门的技术员及诊断医生。”平江县卫健局医改办主任吴世奇告诉记者,乡镇卫生院原来做不了的检验检测项目,如今每天有工作人员上门取样,县级医院医生通过平台免费出具报告,实现了医技服务乡镇检查、县级诊断、区域共享。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有的患者留在乡镇卫生院诊治,有的患者转到县级医院就诊,避免了重复检查,既节省人力成本、减少漏诊,也为抢救危急重症患者赢得了时间。”湖南省平江县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说,2023年全县基层就诊率达到76.26%,住院量县域内占比达到86.78%,分级诊疗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各地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转诊效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据了解,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通过推广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将部分手术和康复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打通患者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并对上下转诊患者产生的医疗业务收入实行共享分配,按月落实,促进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转诊机制,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地从基层医疗机构向二级以上医院转诊,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王俊说,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双向转诊的流程和标准,提高转诊效率,让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杨彦帆 游 仪 常碧罗
(人民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