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发布时间:2024-11-16 13:33:32 来源: sp202411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们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人类历史实践证明,离开发展谈安全,或离开安全谈发展,都不可持续。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如果发展难以为继,安全的保障就是无本之木。

  安全对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从国内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必然会带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也意味着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相互影响。在当今世界竞争中,安全是集聚全球优势资源的关键优势。为更好保障国家利益,必须营造安全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从而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是保障安全的根本途径。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必须要通过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更好保障自身安全。从具体领域看,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运用最前沿的科技来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而科技水平的提升需要良好的发展基础作支撑。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一个辩证的动态的历史进程。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应对国际形势变化、防范风险挑战的战略性调整,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构建新安全格局来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征程上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必然要求,为驾驭纷繁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国内大循环畅通高效。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旨在更好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潜力,更好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这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各类风险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为保障国内大循环畅通高效,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安全和稳定。一是坚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二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隐患,畅通经济循环中的各类堵点、断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和高效配置。三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要重点抓好安全生产、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避免一些突发因素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冲击。对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要协调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进行解决,及时发现和消除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我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旨在更好地实现内外经济循环的联动,在全球范围集聚和利用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为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一要保障粮食、能源、重要资源的供给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保障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供给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更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基础,必须要高度重视,同时还要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二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维护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国家安全。科技实力是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国要想保障自身安全,必须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实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在生物、信息等新兴领域,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邱 霞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