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用“家”的温暖创造“生命奇迹”

发布时间:2024-11-22 06:53:18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杭州11月16日电(张煜欢 郭天奇)在新生儿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早产儿,他们在胎龄37周以前就出生了,多数需要住院治疗,有一部分出生时体重尤其低、情况尤其重,需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治疗。

  面对上述患儿的处境,其父母过去只能隔着层层玻璃窗与暖箱同孩子“并肩作战”。当初为父母的喜悦被焦虑所代替,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其能零距离陪伴孩子渡过难关,让患儿在康复路上有父母的温暖陪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下称浙大儿院)的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为上述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近日记者走进浙大儿院,感受早产患儿如何在父母的贴身陪伴下克服挑战,迎来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不离开妈妈怀抱的“特殊病房”

  走进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乍一看,似乎其与普通病房并无差异——双人床、婴儿床、电视机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自带消毒、解冻等多功能的暖奶机,洗烘一体的洗衣机,特制的亲子摇摇乐沙发椅等也摆放齐整。唯一不同的是,病房内还配备了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等专业医疗设备,其能实时关注患儿的情况,全方位护佑患儿生命安全。

  浙大儿院NICU主任陈正介绍,NICU里的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就可以转入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让患儿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无需和家人分离,在提供专业医疗照护的同时增加父母的存在感与参与度。

  陈正告诉记者,目前浙大儿院的3号楼7楼整一层均为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共有17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以容纳一户家庭。

  “很多研究证实,让早产宝宝和妈妈皮肤贴皮肤,可以使宝宝的心跳呼吸体温更加稳定,也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重增长。我们把这个叫做‘袋鼠式护理’,就是像小袋鼠宝宝待在袋鼠妈妈温暖的育儿袋里一样。”浙大儿院NICU副主任马晓路说。

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内。郭天奇 摄

  在父母的陪伴下“打怪升级”

  马晓路告诉记者,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曾经收治了一名体重仅为470克的早产儿(属于极低体重儿),该患儿从NICU来到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后,在家人与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逐渐恢复健康,在医护人员看来,这无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这个孩子现在长得非常好,特别健康、可爱,这不仅是医护人员悉心呵护的成果,更离不开父母当时的贴身陪伴。”马晓路说。

  “入住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后,我们能天天和孩子接触,很明显能感觉到孩子不一样了,之前孩子有点呆滞的感觉,后来经过多沟通、互动,孩子现在很活泼、很机灵,情况大大好转。”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的一名患儿家属刘红(化名)和记者说。

  自去年12月起开设以来,如今在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顺利出院的早产儿已达233个,其他住院患儿共705个……他们在父母的陪伴下“打怪升级”,于人生之路的第一程写下难忘的一笔。

  举办“毕业典礼” 让新手父母“顺利上岗”

  陈正告诉记者,由于住进NICU的患儿大多是早产儿,其出院后仍需接受一些特殊的日常护理,如继续吸氧、按照特殊的营养方案喂养照护等,面对这一情况,许多新手父母一时间还是会“手忙脚乱”。

  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作为患儿从监护到回家的“过渡病房”,帮助新手父母24小时“顺利上岗”。

  马晓路说,除了对宝宝正常的医疗护理外,病房内NICU的医护人员还会传授家长更多的专业护理技能和特殊的喂养知识。家长通过在病房内24小时与孩子的相处,可提前模拟回家之后的状态,碰到无法解决的照护问题,还可及时向医护求助咨询,实现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出院前的平稳过渡。

  为了纪念这难忘的生命初旅程,浙大儿院还会为每一个顺利出院的患儿举办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

  “因为早产儿从最初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住暖箱维持体温,到最终能够自己呼吸、用奶瓶喝奶,是一个非常大的胜利。最后成功出院,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经过了一关一关的巨大考验。”马晓路说。

  据陈正介绍,离开医院后,浙大儿院NICU团队还会一直定期随访这些早产儿的体格生长以及神经运动发育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就可以尽早开始干预和康复。“我们和患儿家长一样,希望尽到最大的努力陪伴他们健康成长。看到越来越多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生命质量逐步提高,就是我们最自豪的事情。”(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