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1:39:18 来源: sp20250110
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出来、赖以生存并流传至今的农业复合系统,是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资源转化创新利用的重要载体。
自2012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认定了七批共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外,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历史悠久、类型众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备活态性、复合性、适用性、多功能性等多种属性。
湖州桑基鱼塘:
再添“法治护甲”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联合当地公安、法院发出农业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为千年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长效保护再添“法治护甲”。这是浙江首份针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的《司法保护令》。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有效保护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违反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开挖、填埋鱼塘;禁止毁坏塘基、桑树;禁止擅自移动、遮挡、涂改、损毁标志和界桩;禁止未按照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利用技术性规范开展种植养殖等一切破坏桑基鱼塘系统的行为。
该《司法保护令》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桑基鱼塘系统的预防性保护和区域生物性协同保护,将助力千年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本报综合《检察日报》报道)
福鼎白茶:
走进法国以茶会友
福建福鼎是世界白茶发源地、中国白茶核心产区之一。
近日,以“谦、和、礼、敬中国茶”为主题的福鼎白茶国际专场品鉴会在法国巴黎卢浮宫西翼的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中举办。展览以金、木、水、火、土5个分区,展现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在变化中不断融合、焕新的哲学理念与智慧。
福建福鼎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依山面海,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合茶树生长。福鼎白茶的选育栽培,始于清代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被列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品鉴现场,中法嘉宾齐聚一堂。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介绍了福鼎白茶的悠久历史文化、优秀品质特征以及福鼎作为世界白茶发源地的品牌优势。
现场的法国嘉宾说:“非常喜欢白茶,我也带走了一包福鼎白茶,准备回去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很神奇的东方树叶,福鼎白茶非常棒。”“今天了解了很多福鼎白茶相关知识,品尝到的各款茶都是非常棒的,非常感谢你们从中国带来这些茶。”“福鼎白茶有一种泥土的清香芬芳,还有甜味,喝起来很舒服。”
福鼎白茶交流团还前往德国,与在当地创立茶道—中国茶与艺术中心的盖哈德先生举行茶叙。盖哈德在当地定期举办茶道表演、茶文化沙龙、展览以及艺术和音乐表演等以中国茶和艺术为主线的活动。福鼎白茶交流团参观了盖哈德的茶道馆,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福鼎白茶发展历程,现场品鉴了福鼎白茶的老茶和新茶。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我相信茶文化不分国界,也很开心又更加深入了解了一个地域的茶叶品牌。”盖哈德说,“新茶和老茶带来的体验完全不同,这是非常独特、非常有趣的,相信以后来到这里的其他人也会像我一样喜爱它。”
(本报综合报道)
兴化垛田:
催生多彩乡土艺术
2014年,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灵动的水、秀丽的垛,催生了垛田丰富多彩的乡土艺术,造就了一大批民间艺人和深厚的民间文化。兴化垛田农民画是在传统绘画、刻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艺术。
在刚刚举行的兴化市非遗项目垛田农民画成果展览表演上,非遗传承人、全国乡村工匠、江苏省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解善彪表演绘制垛田农民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徐兴海现场展示独特的拾破画创作技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体验。
将垛田元素融入拾破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历史上的垛田先后形成刻纸、灶台画、拾破画等民间艺术形式,生于斯长于斯的垛田民间艺人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创新出贴近百姓生活的农民画,把世代传承的民间美术技艺巧妙地融入农民画之中。垛田农民画作品以表现农村现代生活或田园风光为主,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装饰性和观赏性。2002年,垛田镇(现垛田街道)因书画创作特色鲜明被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此次展演,非遗传承人解善彪现场带来了数幅垛田农民画和文创产品。为助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近年来他和团队足迹遍及兴化市20多个乡镇(街道)的近200个村庄,为美丽乡村创作了2000多幅主题墙绘作品。他还将农民画与伴手礼等礼仪用品融合,制作出雨伞、抱枕、丝巾等一系列垛田农民画衍生产品,在他和镇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兴化市昌荣镇盐北村成功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文创用品和农副产品实现年销售180多万元,带动乡村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村民致富增收。书展现场农民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全面地展现了非遗产品的独特价值,深受百姓欢迎。
(张 楠)
库伦荞麦:
种植基地用上新科技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马家洼子村燕麦荞麦种植基地,可以看到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行驶,精准播种,一粒粒苦荞种子被洒在沃野田畴间,等待着它发芽、开花、结果……
“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配有北斗导航系统,可按照要求设定播种量和密度,在土地上匀速行驶,匀速下种,保持播量、播深一致,促进苗齐、苗全和苗壮,有利于田间管理。”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伟春说。
库伦旗是“中国荞麦之乡”,每年的荞麦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4,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种植区。
2023年9月,“内蒙古库伦荞麦旱作系统”被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4年,库伦旗政府与农业科技企业共同打造荞麦行业全链路数字化项目。种植基地安装有摄像头,建立了田间气象站、病虫监测仪器,对荞麦从种植到收获的生长情况、机械作业开展情况、物资投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实施监测。无论在哪里,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查看田间形势、作物生长情况。
(王 星 张 静)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