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1:50:38 来源: sp20250102
中新网 北京5月21日电 题:专家: IPO超募缓解有利于防止资金浪费
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
针对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超募有所缓解的现象,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IPO超募有所缓解,有利于防止企业过度融资导致资金浪费和投资者利益受损。
有数据显示,近期IPO超募现象有所改善。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万得资讯(Wind)统计,截至5月19日,今年A股共有37只新股上市,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3.42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多家拟上市公司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数量明显多于去年,引发关注。
Wind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已有144家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其中沪深交易所主板公司47家、科创板21家、创业板38家,北京证券交易所38家;这一数量是去年同期的1.7倍左右。其中,不乏已经通过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下称上市委)审核的企业。
对此,田利辉表示,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存在多种原因。在严监管态势下,企业可能在准备上市过程中发现内部问题,如财务问题、合规问题等,需要先解决这些问题再行考虑申请上市。有时,监管政策的变动可能使得企业需要重新准备材料或调整上市计划。
IPO超募缓解、主动撤回IPO企业增多的大背景是监管的趋严。自今年2月吴清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来,特别是新“国九条”(《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基调。
最新的“严监管”信号来自证监会5月15日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指引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强化“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意识,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等。
对此,田利辉表示,这是一个积极的政策举措。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可以使得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上市目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情况、融资必要性及募集资金使用规划等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市场透明度。同时,强化“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意识,可以使得企业高管和股东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投资者利益,减少短视行为。此外,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让投资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田利辉认为,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提升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和市场透明度,促进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