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1:03:50 来源: sp20241125
《去北川》:刘大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勉励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干部群众。“很好的样子”究竟是个啥模样?新近面世的刘大先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便以质朴的文字描绘了北川县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涅槃重建和奔赴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过程。
一段时间以来,展现各地山乡巨变的纪实文学新作着实不少,《去北川》就是其中个性较鲜明、内涵较丰厚的一部。作品近乎白描的文字风格,跟作者的多重身份有关。作者本身是民族文学研究者,作品中所涉及的民族、文化、民俗等内容,都以这个专业视角展开,富有思考的深度。作者还是新北川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作为挂职干部直接参与了当地旅游园区、实景演艺等文旅项目的建设工作,这使其文字叙述真实生动、情感充沛。双重角色的支撑,赋予作品以独特的意蕴。
用平实的眼光看,用质朴的文字记,作品呈现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生活化的一面。因为深入现场,作品中诸如修路的过程、景区的设计开发、非遗的传承创新等内容,都具有鲜活的现场感。这些内容悄无声息地为读者打开走近基层的窗口,提供了关于县、乡、村基层生活的一个真实乃至原始的文本,也从侧面回答了“山乡巨变是怎么干出来的”。比如,基层干部之间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匆匆忙忙中擦肩而过,少有机会聊上几句“闲言”。这一生活细节无疑是真实的,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忙碌且充实是日常写照。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虽然鲜见轰轰烈烈的场景,但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正在发生着的山乡巨变,还有这些变化背后的奋斗与付出。
基于扎实的观察记录,作品提出不少关于当地发展的理性思考。一次调研途中,作者拿出手机拍下石椅村的民俗场景,一旁看热闹的当地老妪赶忙说“发个短视频”。由此,作者联想到科技与商业如何更好融入乡土社会,以及有活力的传统民俗如何吐故纳新、自我蜕变。这类理性的笔墨,伴随生活细节自然延宕开去,包括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以至于在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最后,还附上近30种文献目录,可见其思考研究之用心。
由基层工作生发的理性思考,垫实了作品的厚度。“走基层”是作者挂职期间的关键词,也是作品叙事的主线。工作中,每到一村一寨,作者总会从当地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出发去理解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使作品平添了人类学和社会学色彩。作者参与策划动画片《少年禹传奇》,从当地民间故事《大禹王》中找灵感,在梳理大禹人物形象的演变中,展开对当地民族融合历史的思考。“汗水流在一起,笑声飞在一起,劲使在一起”,正如当地民歌所唱的那样,人们之间和睦友善的交往,具体而微地展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小见大的论说,让纪实文学不再仅仅是记录,还具有了启发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感性记录与理性思考两个板块融为一体,构成了《去北川》的文本特点。这是纪实文学创作将田野调查、文学呈现、学术研究熔于一炉的创新尝试,至于融合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读者检验。这场创作实践也是一种提示:扎得够深,想得够远,才能写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历史必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6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