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评价方式 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教育名家笔谈)

发布时间:2024-11-14 12:05:09 来源: sp20241114

作者张新亮肖像画。 张武昌绘

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该校学子的参赛项目“鸿鹄骐骥——超高精度高速工业检测技术”“瞳芯——太赫兹波源芯片”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图为部分获奖学子与指导老师在参赛期间的留影。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活水源泉,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评价在青年科技人才的遴选、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重要指挥棒作用,是强化我国战略人才力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需要,结合青年科技人才自身特点,从多方面发力,创新评价方式,助力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

正视成长困境

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外交流不断深入、教育体系持续完善和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思维更加开放活跃、知识体系更加广博,在科技活动中更富探索精神。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科技领域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5.9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承担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30余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项目申请人中40岁以下青年学者占申请总量的68.21%。

与此同时,青年科技人才也面临不少成长困境。比如,评价视角缺乏发展性考虑,急于见成果、见成效,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主要关注领军人才与部分拔尖青年人才,对处于科研生涯初期青年人才的支持相对缺乏,特别是支撑成长的资源不足;“四唯”指标体系从形式上被广泛清理,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在加快建立中,但评价周期短、考核名目繁多、简单以成果论英雄、外行评价内行、重量化指标等老问题还未完全破除,青年科技人才“内卷”压力依然突出,一些青年科技人才奔忙于追逐“帽子”、竞争项目,不愿坐“冷板凳”攻关挑战度高、难度大的课题,为了“多快好省”出结果而在对社会发展贡献有限的小课题上流连忘返,所做研究沦为“精致的平庸”。

近年来,国家层面将评价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顶层设计了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相关部委和用人单位出台了系列评价激励政策,有效激发了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但上述问题仍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如何以评价改革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仍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实施分类评价

国家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需要一批处于顶端的“高精尖缺”型科技人才,也需要一批处于塔基的实用型科技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科技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一直大力推动分类评价,充分考虑到从事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努力让每一位青年科技人才都能享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公平机会。

第一类:面向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和承担重大攻关任务的青年科技人才。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实施以标志性成果为指标的代表作评价和以重大科研任务完成情况为指标的跟踪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先进性、自主性为主要内容,评价其科研工作是否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同国外同类核心技术的对比情况,是否具备替代国外技术或产品的能力等。从实际看,国家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和重大攻关任务一般由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领衔的建制化团队承担,因此,尊重和认可青年科技人才在团队中的实际贡献,尤为关键。

第二类:面向基础学科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重点评价在科学前沿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评价过程中,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质量性、能力性为主要内容,评价其是否具备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其取得成果的科学价值、理论学术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创新与贡献;是否具有持续科研创新潜力和国际影响力等。由于基础研究具有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的特点,建立长周期评价、定期评审与非定期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尤为关键。

第三类:面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的科技人才。以技术突破和市场价值作为评价的重要维度,通过权威专家、用户和市场重点考察关键技术在核心技术装备、型号和市场中的应用价值。在评价过程中,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先进性、应用性以及市场性为主要内容,评价其解决头部企业关键难题情况,原创高价值知识产权应用情况,核心技术装备、型号或重大工程的应用情况以及搭建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情况。在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探索用提出行业问题技术解决方案代替完成部分学术指标的评价方式,增设专用科研型和成果转化型职称通道等,尤为关键。

第四类:面向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研究的科技人才。重点评价基于技术或管理创新带来的社会效益及影响力。在评价过程中,以从事工作的贡献性、服务性、技术性为主要内容,评价其是否为民生保障、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稳定安全等社会公共问题作出贡献;是否为社会公益、政府公共事务及重要企业需求做出技术突破、战略性规划和决策支撑;是否通过开展科普、扶贫、调研咨询等科技服务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良好社会效应等情况。此类青年科技人才社会化特点明显,强调以社会化评价为主,组织邀请行业企业家和用户代表重点考察科技服务满意度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尤为关键。

统筹三组关系

很多青年科技人才属于尚在成长中的人才,具有与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不同的需求与特点。在落实普适性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有的放矢、重点支持。

统筹好个体与团队的关系,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通过不同的团队耦合方式挑大梁、当主角。大科学时代全速前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团队作战势不可当。但是,团队形式是多样化的,青年科技人才可通过不同的耦合方式挑大梁、当主角。其一,紧耦合任务攻关型团队。即:青年科技人才以重大攻关任务为牵引,参与到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依托的作战式建制化团队中。其二,半耦合协作型学术团队。即:青年科技人才以重要学术问题为牵引组建团队,既有相对独立方向,也有日常协作交流予以启发、经验丰富者予以指导。其三,青年科技人才担纲的独立团队。即:打破在资深学者指导下的跟班式模式,青年科技人才选择独立的研究方向,建团队、干事业。对于紧密攻关型团队,以团队考核为主、个人考核为辅,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担任共同负责人或后备负责人等情况纳入团队考核指标体系;针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团队,探索专项职称指标以单独通道直达等创新举措,激发青年科技人才攻关热情;避免过于强调重大成果完成人排序,防止青年科研人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不愿参与承担重大任务,热衷于牵头干小项目。对于半耦合协作型学术团队,以个人考核为主、团队考核为辅,团队考核重在考察拓展青年科技人才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志趣、把准学术方向的情况。对于青年科技人才担纲的独立团队,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中给予足够倾斜,以用为本,给机会、给平台、给舞台。

统筹好近期与长期的关系,支持有勇气、有意愿、有能力的部分青年科技人才,在最容易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成长黄金期,向最难课题发起挑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紧贴现阶段困扰我国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现有竞争通道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青年科技人才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与韧性强、潜力大、可持续性高密不可分,开展前瞻性、挑战性、高价值、高风险的储备性战略研究,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拓领跑,同样也是青年科技人才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要鼓励一部分青年科技人才用好这段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成长黄金期,处理好实现个人晋升、争取人才“帽子”与长期性战略性研究之间的矛盾,向最难课题发起挑战,沉下心来、长年深耕。对于有勇气、有意愿、有能力尝试挑战的青年科技人才,用人单位经必要论证看准了人、看准了方向的,要保持一定的战略定力,建立基于科研诚信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大幅减少量化考核,大幅减少针对个人的评价频次,敢于承认失败的价值,给予更高自由度,提供更宽松的考核环境和更稳定的科研资源支持。

统筹好静态成果和动态发展的关系,让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获得必要的发展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动态发展中,成长空间大、弹性大,在不同阶段创造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不能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他们贴上“永久牌”标签,不能简单以某一阶段取得的“帽子”一锤定音,不能一套评价方式用到底,更不能以揠苗助长的方式生硬干涉甚至打断其成长轨迹。在青年科技人才初登场阶段,重点开展发展性评价,关注其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其主攻方向的前景价值,加大普惠性支持和跟踪培养,减少其科研“温饱”烦恼;注重发挥自我评价的强大内驱作用,引导他们坚守学术初心、增强学术志趣、提升学术品位。在青年科技人才爬坡攻坚阶段,重点开展过程性评价,关注所做工作是否有积极进展、是否有产生关键突破的可能性,并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集中优势资源给予高强度滚动支持,引导他们冲锋在前、承担重任。在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阶段,重点开展成果性评价,重点考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坚持人技结合

我们让专业共同体、领域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在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同领域间存在较高专业壁垒和信息不对称,在敏锐把握本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认识本领域人才长远战略需求,深刻了解本领域人才生态分布,精准评判本领域人才的能力、价值、贡献和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往往领域内的专家才看得清楚、说得明白、评得准确。在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中,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学术和行政的边界,政府部门重点聚焦顶层设计,制定青年科技人才战略目标,完善基于专业、领域和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升级同行评价配套政策制度环境;具体评价标准则由专业、领域和学术共同体细化确定,具体人才评价过程由专业、领域和学术共同体主导。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共同体,充分尊重本领域的学者同行和社会同行、市场同行,“大同行”与“小同行”相补充、国内专家与国外学者相结合、学术权威与青年人才同场,最大程度减少外行评议、人情评议、学术权威一锤定音、一班专家评到底等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让信息技术在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中发挥数据赋能作用。青年科技人才的精准评价是传统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评价从理想变为现实可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专业优势,体系性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西电行动”,针对青年科技人才评价进行了值得借鉴推广的有益探索:以人才、学科、学院、部门评价考核为抓手,以“全维度、全体量、全过程”数据治理为驱动,实施“一张表”工程,在人才评价、职称评审等工作中,由常规的“人填表、机器审核”翻转为“机器填表、人审核”,极大减少了青年科技人才科研业务之外的事务性工作;以AI、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为青年科技人才“个人画像”,判断其在所属学院、所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预测其发展趋势,探索长周期评价中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预警机制,在人才选拔、职称评审、综合评价等工作中辅助决策;重构科技团队和青年科研人员信息资源,全方位展示学者间、学科间、学院间的演进轨迹趋势,为学术交流与跨学科合作、快速寻找和定位对应研究领域学者、进行重大课题科研攻关、关键领域研究突破提供支撑。

(作者张新亮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与本报合作推出

(责编:李依环、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