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见证75年伟大成就(大数据观察·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24-11-22 17:55:57 来源: sp20241122

  远眺港珠澳大桥。   袁新宇摄(影像中国)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一带,生态乡村美如画卷。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正在建造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   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四川省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电商主播同果农一起直播卖苹果。   严易程摄(人民视觉)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课间一刻钟”,学生们在做游戏。   黄 超 郭 谦摄影报道

  河北省坝上地区,秋色浓郁,色彩斑斓。   董桂军摄(新华社发)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府东社区幸福食堂,老年人正在就餐。   张春雷摄(人民视觉)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小麦迎来丰收。   兰立强摄(影像中国)

  广东省深圳市钟书阁书店,小朋友正在阅读。   王美燕摄(影像中国)

  朝霞映照下的上海浦东新区。   张明伟摄(影像中国)

  本版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洗礼、走过峥嵘岁月,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各行各业的发展成就,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浓缩在一组组数据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3倍、人均GDP增长89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43.6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数”说75年伟大成就,本版“大数据观察”栏目推出特别报道,记录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奋进历程,汇聚共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编  者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

  经济实力空前跃升

  新中国是在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百废待兴、百业凋敝的境地中,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此后以每1—2年便突破一个10万亿元关口的速度发展,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增速水平。

  人均GDP达8.9万元

  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1952年,我国人均GDP仅119元。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稳步提升。2019年,人均GDP达到7007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158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2023年达89358元,比1952年增长89倍,年均增长6.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681美元,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划分标准,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34万美元,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二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28.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经济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1%、38.3%、54.6%。从农业看,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由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从工业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向好。从服务业看,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三新”经济增加值22.4万亿元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13—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实融合”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截至2023年末,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电商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

  新技术持续催生新场景、激活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2.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73%。

  多项指标世界第一

  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

  1949年底全国能够通车的铁路仅2.2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经过75年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港口集群,铁路和公路客货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居世界第一。

  2023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6倍,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2/3以上;公路里程达544万公里,增长66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8.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增长74.1%;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76万公里。国际物流通道不断拓展,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超1.7万列,比2016年增长近10倍,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一系列国产交通工具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智慧公路、智能码头、智能高铁、智能仓储配送等交通新基建蓬勃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调整,居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年均增长6.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1956年实际增长36倍,年均增长5.5%。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教育、休闲娱乐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2023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下降34.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2%,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耐用消费品品质不断升级。2023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空调拥有量145.9台,分别是2013年的2.9倍、2.1倍。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保体系

  民生保障网织密兜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入全面覆盖和深化阶段,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人,比1989年末增加10.09亿人;参加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44亿人、3.02亿人,比1994年末增加1.64亿人、2.84亿人。此外,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有力发挥了可持续的托底作用。

  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等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20世纪50—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接续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60%

  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随着新型文化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并深入实施,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1%、95.7%、91.8%;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在校生分别为1.6亿人、4542万人,是1949年的6.4倍、103倍,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或者超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加快,我国步入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增加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均位居全球首位。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对外经贸合作层次不断深入

  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3亿美元,到1978年增至20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发展日渐起色,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快速扩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成为助推区域经贸发展的“钢铁驼队”。

  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严重不平衡。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政策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1999年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2012年,全国各省份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值为4.9,而1952年为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2013—2023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6.9%、7.1%,快于东部地区。2023年,长江经济带地区、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占比分别为46.7%、24.4%,比2012年提高2.9个、0.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

  科技创新提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科技力量薄弱,研发经费投入十分有限。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积极探索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研发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提速发展,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大国重器不断“上新”,充分彰显我国科技硬核实力。专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质加速,逐渐形成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2023年末,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66%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差距很大。1949年末城镇化率仅为10.64%,1978年末也只有17.92%。改革开放后,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202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3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7.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提高48.24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23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3%,比2015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交通通信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3年的2.39∶1。2023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师比为12.4∶1,比2013年下降1.4。2023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超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14.4万个。

  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949年,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发展新中国文艺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分别是1949年的59倍、325倍;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19亿册(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建设更加深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层出不穷,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6%,比2013年提高0.77个百分点;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88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622亿美元。

  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

  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资源总体贫乏,且大部分集中在城镇。75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壮大医护人才队伍,使人民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健康保障。2023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床位101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49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疾病防控能力有效增强,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4亿人,参保覆盖率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在95%以上。2023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比1949年提高43.6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森林覆盖率达24.02%

  美丽中国更加宜居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启治理黄河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和国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2022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014亿元,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仅有25亿—30亿元;全国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重达18%,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正在加紧布局建设。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2023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6年下降28.6%,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1.6个百分点。国土绿化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环境改善的同时,人居环境也不断提“颜”增“质”,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9日 07 版)

(责编:薄晨棣、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