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6:48:56 来源: sp20241101
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再迎“利器”。4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在文昌海域海试成功,解决了传统水下井口系统工程难度大、作业时间长和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海上油田更加经济有效开发。
“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组装完成。受访者供图
“该系统将两种不同尺寸功能的井口头和套管分别‘合二为一’。只需要‘钻一次井眼,下一次套管和一种井口头’,就可以完成海上钻完井表层建井作业。”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项目经理郑金龙介绍,目前国内共有半潜式钻井平台15座,每年钻探井超过50口,该系统规模化应用后,将进一步推动海上深水油气田经济有效开发。
此前,我国首口自主设计实施的海上超深大位移井——恩平21—4油田A1H井正式投产,测试日产原油超700吨。该井钻井深度9508米,水平位移8689米,成为我国海上第一深井,同时创造了我国钻井水平长度纪录。
恩平21—4平台正在进行钻井作业。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大位移井”技术是高效勘探开发海洋、山地等复杂地带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依托该模式,未来可实现在生产平台一万米范围的油气资源动用,可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特征。2023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其中来自深水以及深层领域的产量较低,是未来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区。
国家能源局表示,近年来,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成盆成凹机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开辟深水、深层、隐蔽油气藏、盆缘凹陷等勘探新领域,支撑海洋强国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瞄准发展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攻克自主设计、建造、海上安装等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拓新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优势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家表示,随着深水装备可靠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以前难以动用的深海油气资源被纳入开发计划。未来,能源企业将依托已经建成的海上能源枢纽和更加完善的海底天然气管网,基于更加先进的深水装备,持续加大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责编:郝帅、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