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绿谷” 青绿满城(探访)

发布时间:2025-01-08 07:48:54 来源: sp20250108

  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核心阅读

  多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克服高寒贫旱等不利条件,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工程。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4349公顷、绿化覆盖率增长至40.39%,城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地空间布局日趋均衡,实现了从缺林少绿到高原“绿谷”的美丽蝶变。

 

  一场雨过后,湟水河两岸绿意更浓。公园里、南北山、路两旁,游人如织,享受着青海西宁这座高原城市的满眼青绿。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重荣誉的省会城市,西宁以绿化为民、绿化惠民为目标,克服高寒贫旱等不利条件,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工程。

  绿“上”山

  几代人接力南北山绿化

  “砰、砰、砰……”铁锨拍打着黄土,一个身着迷彩服、顶着黄草帽的身影忙碌在树林中。作为西宁杨沟湾东山绿化区的护林队队长,53岁的李玉斌跟这片林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熟悉每棵树的“脾气”,“全市南北山绿化的第一批项目就在杨沟湾,从30多年前到现在,人跟山要绿、树跟山要活路,眼前的景象,不容易!”

  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高寒冷凉是西宁气候的鲜明标签,绿色一度是西宁人眼里的“奢侈品”。“一起风,沙尘像汤水一样漫过城区,严重时,连眼睛都睁不开;一下雨,泥水从山沟沟里顺势而下。”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李玉斌直摇头。

  为了改善南北山生态环境,青海省委、省政府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整合各方力量,推行责任分区,着力打造被誉为西宁“造肺工程、润肺工程”的南北山绿化工程。

  “几十万亩的山野,没有一个山泉水源,栽树,谈何容易!我们从山下担水浇树,睡觉的时候,就地挖个地窝子、铺块塑料布……”当年的不易如今已化作谈笑时的风轻云淡,李玉斌说,“如今,水管直接通到山顶上,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穴灌的精准控制,树种也从单一的杨树、榆树、油松等,增加到现在的山桃、山杏、圆柏等几十个品种,块状与带状相结合,绿化加美化的布局也让南北山的颜值更高了。”

  南北山绿化总共四期工程和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接续实施,几代人赓续奋斗染绿荒山。如今,西宁南北山工程绿化总面积达到5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0多年前的7.2%大幅提高到79%、森林蓄积量由1.8万立方米显著提升至15.5万立方米。

  当年的壮小伙也变成了尕老汉,但不改的,是身上那股倔劲。“人在绿化大山,大山也在回应着人啊!”登上一处高地,高耸翠绿的青山近在眼前,摸着去年刚种的云杉,李玉斌古铜色的脸上难掩自豪,“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你看脚下土地,腐殖层越来越厚,土壤的肥力和保墒能力都在改善,还有成千上万个保水保土的水平阶和鱼鳞坑紧密相连,水不下坡、泥不下沟,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正在形成!”

  花“缀”城

  一个丁香研究团队的攻关

  每年初夏,西宁就成了丁香的世界。

  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花朵芳香馥郁,香气氤氲在西宁的大街小巷,西宁人毫不掩饰对丁香的偏爱,并将它确定为西宁的市花。

  对于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和她的同事们来说,丁香,更是一份事业。

  “受制于高原气候,西宁城一过5月,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开花的乔灌木,以前每次去南方出差,看到街头巷尾的点点繁花,发自内心地喜爱和羡慕,就想着,什么时候我们西宁也能满城繁花啊!”干了几十年林业育种的张锦梅在心里憋了一股劲。

  考察来研究去,张锦梅和同事把目光投向了丁香。

  “虽然丁香在西宁的种植历史很悠久,但过去西宁大街上栽植的丁香品种杂乱、退化趋势加快,尤其是外来树种没有通过验证就被盲目引进,不仅景观效果不好、成活率低,还造成资源浪费。”2013年开始,张锦梅和同事们走遍青海、甘肃等地的悬崖峭壁,寻找生存环境受威胁的丁香,开展繁育试验研究,争取合理利用种质,达到有效保护。

  “以羽叶丁香为例,虽然花型和叶片都很美丽,但不适应西宁环境,自繁率很低,当时是濒危物种,而且羽叶丁香木质化程度高、扦插成活率低。”张锦梅说。经过团队四处跋涉寻找、采集标本和繁殖材料,以暴马丁香和北京丁香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同时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培育组培苗,历经10年,羽叶丁香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规模繁殖及推广示范,为西宁的街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丁香不仅美丽芳香,更打动人的是它的坚韧与顽强,耐寒耐旱,朴素淡雅,与高原人的性格很像。”张锦梅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锦梅和团队的努力下,什锦丁香、四川丁香、羽叶丁香、辽东丁香、花叶丁香等纷纷在西宁“落户”;西宁也建成了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丁香的品种从原先的18种增加到88种,种质增加到103份,实现可繁育69种。

  城“增”绿

  大小绿地散布城市各处

  从空中俯瞰,湟水河穿城而过,绿绸带般的两岸山野碧绿通透,高楼耸立的城区间,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绿地如翡翠般星罗棋布于西宁城中。

  近年来,西宁市加速城区增绿增景,不断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构筑公园游园、街头口袋公园、景观道路和三河绿色水岸等生态廊道网络,着力扩增城市绿地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绿化品质,截至2022年末,西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40.39%、绿地率达40.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8平方米。

  “别看这小小的200多平方米,健身设施、市政设施一应俱全。”城中区七一路小游园里,阳光正好,为市民贾海军和朋友们提供了好去处,“这里离家很近,几步路就到,我们老年人健身聊天,孩子们荡秋千、踢踢球,游园虽小,作用很大!”

  街头小绿地,连着大民生。西宁大力开展公园游园、广场及道路绿化建设和景观提升改造,着力打造精品绿地景观……截至2023年末,西宁共有公园40个,众多街旁绿地散布城市各处,开窗望绿、出门见绿的生活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平凡的幸福。

  “在后营街、新民街等老城区,普遍存在人员密集但绿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我们见缝插绿、见空置绿,通过增加苗木品种、丰富配置模式、完善园林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充分利用夹角小绿地,让城市的‘口袋公园’随处可见。”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城市绿化管理科科长陈丽霞介绍,“同时,我们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以新建增绿、提升扩绿、拆违建绿、添色增彩为切入点,打破以往单一的栽植模式,通过丰富园林植物品种、改变植物配置模式,营造出立体空间丰富、绿化层次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效果。”

  从缺绿少绿,到植绿扩绿,再到爱绿兴绿,西宁的绿色成果,惠及市民身边,西宁的绿色蝶变,更离不开每位市民的参与。西宁市推动义务植树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鼓励青少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等通过不同形式,将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拓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等,网络植树实体化、实体植树基地化、公民尽责方式多样化的目标也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清晰。

  绿色的植被、美丽的景观,正和这座充满朝气的西北城市一起生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4日 07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