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热的冷思考:昙花如何变繁花?

发布时间:2024-11-27 16:37:55 来源: sp20241127

原标题:两会大家谈 | 文旅热的冷思考:昙花如何变繁花?

“海风千里,花开满髻。”这个春节,位于福建泉州的蟳埔村被头戴簪花的游客们挤到水泄不通,自簪花围走红,这个原先不起眼的海边小渔村如今人头攒动,仿佛流动的美丽花海。

从泉州的簪花,到上海的繁花,再到哈尔滨的雪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文旅热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让传统文化助力文旅产业,将“昙花一现”变成“一路繁花”?

资料图:头戴簪花的游客在蟳埔村游览。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向内深挖厚重文化

把旅游地“流量”变“留量”

2024开年的文旅市场,可以用“热辣滚烫”来形容。8天时间,全国国内旅游创造了4.74亿出游人次、6326.87亿元出游总花费的新纪录。

“北方人第一次现场看英歌舞表演,真的很热血很震撼!”一位网友激动地晒视频分享道。春节期间,各地文旅继续“掏家底”式输出,精美的非遗盒子灯、热闹的庙会市集……多个非遗民俗活动刷屏社交网络。

自“尔滨”爆火以来,各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随着旅游活动日益丰富,游客们感受到的文化味儿也越来越浓。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的观察中,“这两年,非遗方面的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些目标任务。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看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互促共赢,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资料图:广西南宁,民众举起手机拍摄打铁花。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就在各地深挖厚重文化的同时,游客们在“南北互换、东西互跨”的旅游热潮中,也开始主动寻找并自发宣传过去略显低调的传统文化。

去年夏天,“赴淄赶烤”的游客们顺手带火了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琉璃工艺,而在今年1-2月,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累计接待服务观众26.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倍。

“流量”变成“留量”,传统文化与文旅产业的双向奔赴,带来的“后劲”依然很大。

向外拥抱年轻表达

藏在数字化里的“诗和远方”

“好喜欢这种独一无二的欣喜感!”自打网友“小禾”分享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体验非遗漆扇的视频,就频频收到大家的点赞。评论区上千条留言里,有许多网友向亲友发出旅行邀约。

如今,年轻人成为助推传统文化和旅游融合出圈的重要力量。一件博物馆的精美文创、一处仿佛从语文课本走出的荷塘,也许就能让大家拿起行李立刻去打卡。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刘广认为,当前,新业态、新技术、新场景极大激发了消费热情,尤其是文物文创、国潮非遗、特色戏曲等创新性产品和服务得到年轻人的喜爱,更好地满足了消费需求。

于是,各地文旅一边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深入探寻,一边主动拥抱年轻化、数字化的表达,开发有趣的全新玩法。

比如今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通过AR技术让“李白”与现场观众吟诵《将进酒》,一天之内就拉动西安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94%。

资料图: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展出的巨型龙灯。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关注到了文娱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可能。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高满堂举例说,电视剧《南来北往》带火了山东潍坊的拍摄地小镇,“影视和文旅结合,就像是自由恋爱,我们可以鼓励支持,实现双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则建议,各地文旅行业可以引入网络文学IP资源,打造IP主题乐园等兼具文化特色、沉浸感、互动性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圈粉”年轻一代。

随着春日出游季的到来,最近,各地文旅又开始接力“上春山”。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中,还会催生更多新花样,让更多游客在人间烟火中追寻“诗和远方”。(记者 任思雨)

(责编:杨虞波罗、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