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1:04:59 来源: sp20241101
为提高人才供需匹配度,文化和旅游部实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方案》,确立发挥共建院校优势资源,支持共建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经过长时间培育帮扶,由各主流媒体、文旅部门、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文旅企业、艺术院校及项目单位等联合实施的文化类人才秘密试点培养专项计划——“福娃计划”培育工作初步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自实施以来,“福娃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选拔潜力艺术人才,通过培养、实践、宣传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该专项计划将人才选拔与创新试点培养相结合,采用终身监护式跟随扶持的方式,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文化类人才,为国家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新的活力。
“福娃计划”自胎教阶段起采取多对一的培养模式,将孩子沉浸在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音乐、故事、历史等多方面的信息知识传承之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孩子的兴趣协调发展。同时,该计划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发现兴趣、树立志向的关键时期,因此“福娃计划”精准选拔具备思想觉悟、性格积极、文化学习意识强的孩子,作为国家文化领域新千年的后备人才,并根据其个性特点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兼顾思政品德和专业素质的养成。
艺术人才培养,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福娃计划”根据学员的兴趣方向制定了未来5至10年的大致发展规划,并相应调整学习课程和指导教师。同时聘请众多艺术理论、影视、音乐、舞蹈等领域权威知名专家,采取多导师制授课、浸润式培养、理论与应用结合、协作式研修的培训模式,实现工学互补,带领学员参与实践优质项目,培养成为适应新时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人才。
艺术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在培养文艺人才的过程中,既要有“讲台”,也要有“舞台”,应发挥文化和旅游系统的资源优势,加强教学体系与实践项目的联系,为艺术类人才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陶诚表示,要培养更多“厚基础、重实践”的艺术人才,需要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隔阂,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福娃计划”推动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艺术创作过程的对接。为学生提供参与重大展演项目的机会,把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优质大型电影剧组、广播电视台当成教育学生的课堂,以国家最高演出水准锤炼学生的专业品质,以演促学,学演共进,并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体现了跨学科、多元化、实用性特点,有效培养集表演、创作、理论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艺术类专业人才。
自“福娃计划”发展至今,在优秀从业人才的支持下,经过全方位培养的“福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进入行业内零距离观察学习,已有部分人员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前影视领域的“福娃”小文经过十余年的潜心学习,在国学、品德和艺术基础上全面发展。跟随导师们参与到影视项目中进入实践阶段,在“导编摄录制美表”等影视岗位工作中均取得了合格的评级,并先后执导了第一部微电影、参与制片了第一部商业院线电影,主演了第一部人文艺术电影。小文的专业和努力得到了国内外各电影节和权业内威知名专家的认可与鼓励。参加此类大型艺术项目,既可以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作观,也适应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式学习,厚植了人才培养的底蕴。
“福娃计划”展现了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兴趣培养与深度职业参与的有益尝试,也为全国艺术类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路径开辟探索了新的方向,提高了青年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成效,搭建了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打造了文艺人才成长品牌,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稳固的人才支持。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