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08:30:48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社 兰州11月27日电 题:从“老龄”到“全龄”,社区食堂拓展社交新空间
中新社 记者 丁思
“社区食堂+亲子活动”“社区食堂+农场”“社区食堂+培训讲座”“社区食堂+夜校”……在中国,承载吃饭这件“关键小事”的社区食堂,日渐拓展为“全龄友好”“搭子社交”的新空间。
番茄炒鸡蛋、土豆炖鸡肉、酸菜粉条、紫菜蛋花汤……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甘肃省兰州市建兰路街道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中青”组成“饭搭子”正在此就餐。
中新社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中国多地建设的社区食堂,实现了从“老龄”到“全龄”、从“食堂”到“学堂”的跨越。食堂被植入图书馆、四点半课堂、共享农场等多元功能,甚至成为举办烘焙活动、协商议事等培训讲座的交流空间。
被称为年轻人“精神夜宵”的“青年夜校”也陆续在多地社区食堂展开。兰州“90后”上班族刘铭正在参加夜校的书法学习,在他看来,“社区食堂是夜校开展的好阵地,社区内老人发挥余热倾囊教授,满足前来充电学习的年轻人多元需求,也让食堂服务可延续到夜宵,何乐而不为?”
“社区食堂并不仅限于解决老年人的温饱,用‘吃饭’这个切入点去和老年人打交道,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在法国留学12年的“90后”张弛,28岁回到家乡创业,现为前述兰州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张弛说,该社区食堂是当地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得到周边上班族的青睐,成为全龄友好的食堂。该机构还将依托食堂,聚焦社区居民“一老一小”、家庭成员等,推出周边游、亲子活动、社区夜校等活动。
74岁的兰州老人幺贵生每日必到该养老服务中心打卡。“上午有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打太极和八段锦,下午也有固定的‘棋搭子’一起切磋,跟以前上班似的,让我的生活充实又规律。”
每年冬天,找寻排练场地是68岁兰州老人陈涵和乐队成员最为发愁的事情。“外头冷,室内又要花钱;线上排练,有的老年人又不会操作,现在安心了。”陈涵26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说,“面对面交流是最通畅的,在社区食堂可以吃饭,还可以玩,暖胃又暖心。”
“社区食堂的意义非常重大。”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周亚平26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分析说,随着社会老龄化、原子化、少子化发展趋势,独居老人的规模将持续增长,可以“小食堂”兜底“急难愁盼”,完善“老有所养”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食堂作为老年人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的平台,能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交网络,减轻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今年7月,中国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到“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社区食堂再迎“建设热潮”,不少创新举措和服务功能的延展,吸引了大批多元人群的加入。
周亚平说,公益性是社区食堂的根本定位,共享性是社区食堂长远发展的动能。社区食堂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输血”支撑,还要走上市场化、专业化运营道路,形成自我“造血”机制;不能简单地将“社区食堂”与“老年食堂”画上等号,而要在此基础上挖掘上班族、独居青年、带小孩的双职工家庭等潜在客群,打造“食堂+”服务业态。唯有内外发力,才能将社区食堂真正做成一池“活水”。(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