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4-11-17 04:09:58 来源: sp20241117

日前,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传出喜讯:该院教授杨春燕主讲的《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课程获评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据了解,这样的专业“金课”在该院已有4门,且均是课程思政的试点课程。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入,让原本枯燥的专业课变得生动活泼,成为课程‘点金’的关键。”杨春燕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探索创新授课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取得的有益成果。

作为空军院校首个课程思政试点,这条融合之路走得并不轻松。课程思政试点之初,有的教员课前专门拿出几分钟讲思政课,思政课讲完后再讲专业课;有的教员一讲思政课就是“老套路”,找不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让人“一听就感觉老一套又来了”……课程思政到底该怎样抓?试点之初,每名教员都能讲出一点思路,但又都讲不透。

“课程思政就像盐溶于水,用量虽小,但对整盘菜的口感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院领导介绍,为解决试点中发现的问题,他们专门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座谈会,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资源,与10余家军地院校开展研讨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教授辅导授课,在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探索总结。就这样,一张课程思政的体系图逐步构建完善。

记者采访发现,“为战”是该院狠抓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大特色。他们把信息通信作战保障、组织指挥、战法运用的成功案例,部队近年来演习演练、战法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及时引入课堂、写入教材,形成充满“硝烟味”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堂与战场相衔接。

“军校课堂不仅要有信仰的味道,更要有硝烟的气息,才能打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这是该院教员在课程思政探索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识。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课堂教学中,讲师严晓梅结合某信息系统建设进行讲解,帮助学员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增强了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核心技术,助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信心决心。

“每一门课程都有铸魂育人功能,每一名教员都承担着‘守渠种田’的责任。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教材建设、训练管理等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该院领导介绍。

从一门课程到全部课程,从一个试点到全员参与,从一套方案到全面推进……近年来,该院一批教学质量高、受益面广、学员普遍欢迎的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领航课程”,10余名教员在授课竞赛中获奖,一批学员在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孙林歌 田晓听 李建文)

短 评

悟透“如盐在水”

■张战兵

《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强调,要推进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注重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空军工程大学锚定立德树人目标,聚力打造“金课”工程,让每堂课都有效发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习主席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诚然,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如盐在水、润物无声。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去专业化”,而是充分发掘课程自身所蕴含的价值,回归教育本质,将思想性与专业性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心灵、塑造灵魂。对课程思政来说,思想性是以专业性为基础的,是对专业课程的加强而不是削弱,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不容低估。

青年学员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只有把政治引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深度挖掘提炼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强教学内容的军味、战味、兵味,才能为青年学员插上“政治”“技术”双过硬的翅膀,支撑他们在强军征程中高飞远航。

(责编:黄瑾、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