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7:32:28 来源: sp20241119
中新网 平顶山8月9日电 (刘鹏 李海珠)一块煤、一粒硅、一根丝……素有“鹰城”之称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近年来,平顶山市以煤延链,以科技创新再造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创新之城、新材料之都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近日,记者深入平顶山市生产一线,探寻当地转型发展的“创新密码”。
图为铁福来生产车间。李海珠摄走进平顶山市宝丰县铁福来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福来”)的生产车间,其自主研发的“坦克炮塔式”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正在按照工序组装。这款钻机的工作原理是在井下巷道的煤层中打孔,通过扩孔造穴释放煤层中的瓦斯气体,降低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这款钻机已在全国近500个矿井投入使用。
“铁福来成立21年来专注于煤矿瓦斯钻探领域,以自主研发推动企业不断创新。”铁福来总经理武泽铭向记者介绍,铁福来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874万元,仅2023年投入240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6.2%。多年来,企业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与多家高校、大型煤业集团等合作研发,目前拥有专利191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中原煤仓”,近年来,如何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是平顶山市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基于此,当地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拓展,以期实现从燃料到原料再到新材料的持续演进。为给予“创新之城”“材料之都”的打造增势赋能,河南省市两级此间亦抛出“大手笔”。在2023年的10月份,围绕聚焦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建设的尧山实验室正式落子鹰城,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河南省创新体系建设又落下了重要一笔,也将为该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及打造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中宜创芯的电子级碳化硅。李海珠摄位于平顶山市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的中宜创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宜创芯”),是河南省培育研发“工业粮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新秀。从半绝缘电子级碳化硅粉到导电性晶锭,再到体积、重量、损耗均降低的碳化硅逆变器……每一个突破都见证着煤炭资源从燃料到原料、材料、产品的蝶变之路。
平顶山市卫东区副区长、中宜创芯常务副总经理董建勋告诉记者,依托尧山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和易成新材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中宜创芯充分发挥碳化硅半导体示范线的技术优势,积极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作,抢占技术和市场风口。
图为锦华新材料锦纶坯布生产车间。李海珠摄“我们公司是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化纤纺织产业链条的最后一环,上游企业将黑色的煤炭经技术转化为‘尼龙6’民用丝后,在我们车间加工成制作服装的原料锦纶白坯布。”在平顶山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新材料”)的生产车间里,1200台高速运转的喷水织机将一卷卷白色的“尼龙6”民用丝制成锦纶坯布,从而实现由黑煤到白布的华丽变身。
锦华新材料办公室主任孙秋霞向记者介绍,目前平顶山市已形成上游的煤炭开采、煤焦化工,中游的“尼龙66工业丝”和“尼龙6”民用丝生产,以及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等环节完整的尼龙新材料产业链。近年来,多家知名品牌服装企业以锦华新材料生产的坯布制作的时装面料、羽绒服、防晒皮肤衣等畅销海内外。
“未来,平顶山市将持续聚焦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等12条重点产业链,打造7个产业集群,同时搭建企业融通创新平台,拓展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推动平顶山由‘中原煤仓’向‘材料之都’的转身蝶变。”平顶山市委统战部副调研员谢运和说。(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