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麦黄时!山东科技赋能“齐鲁粮仓”确保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4-11-23 13:01:10 来源: sp20241123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7日讯 小满已过,田野里麦浪滚滚,一片金黄。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的20%以上。夏粮中超过90%是小麦。眼下,山东多地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民抢抓农时,开镰收割,田间地头到处是金色的丰收场景。

  随着麦收展开,全国即将进入“三夏”大忙季节,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将全面推进。广袤的麦田正由绿转黄,一株株小麦铆足力气充盈籽粒,酝酿着丰收的希望。

  山东夏粮播种面积和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二,今年山东小麦面积保持在6000万亩以上,长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单产、总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科技赋能“齐鲁粮仓”全链条精细管理

  高科技农机“大显身手”,让多年种地的“老把式”开了眼界。在山东,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1.3%,智能农机精准作业面积连年来持续增长,卫星平地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电控播种机、精准饲喂和环境控制系统等智能化农机设备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春争日,夏争时”,忙活了200多天,许多农民将夏收视为一场麦田里的战役。相比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机械化收割已经成为如今夏收的主流。广袤田畴里,现代化农机装备纵横驰骋,不仅成为农家好帮手,还为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近年来,山东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抢抓数字革命机遇,注重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全领域、各环节,集成技术方案,拓展应用场景,着力改造提升生产经营方式,以数字化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颗粒归仓,全过程看节粮减损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量大、储存量大、流通加工量大,是节粮减损主阵地。近年来,山东以集成改革创新为切入点,以绿色低碳为发展方向,聚焦协同化、专业化、绿色化、链条化,提升产、购、储、加、销全链条节粮减损能力,深耕“无形良田”,节粮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山东小麦收获大约需要20天,预计其中7天日收获量超过500万亩,而这7天的收获量占全省近七成。及时抢收既关系着夏粮能否颗粒归仓,也直接影响秋粮能否顺利播种。为此,全省组织了150万台套农机具、25万名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参加“三夏”会战。同时,交通、气象等多部门联动,10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16家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也严阵以待,应对“烂场雨”等极端天气。

  大力推广农业四情监测系统

  山东今年还大力推广农业四情监测系统,通过田间装有传感器、探头的监测站,让病虫害防控更科学更高效,全省小麦条锈病是近11年来发病程度最低、防控效果最好的一年。

  前几天,持续的高温给小麦带来干热风灾害风险,莘县、高青等地,通过喷淋设备和滴灌技术加强水肥田间管理,并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科学防控。

  小麦可以“跨界”600变

  别看小麦小,浑身都是宝。在山东滨州,一粒小麦产出了十大系列600多种产品,成为“跨界新贵”。在科技的支撑下,种出了麦业全产业链。

  通常,小麦往往是被磨成面粉,变成馒头、面条或者面包。但这仅仅释放了小麦最基本的功能。如今,科研人员想方设法把小麦的潜在功能激发出来,让小麦经历了不一样的“麦生”。

  无水酒精是组成电解液的主要原料,而这些电解液被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为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田间的粮食作物,到高精尖的工业原料,没想到吧?新能源汽车跑起来,真的有小麦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小麦还能变成膳食纤维、谷朊粉、赤藓糖醇等。

  说起小麦的600变,山东滨州已经“种”出了一条全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让小麦家族的“麦生”充实又多金。在传统加工方式下,小麦每吨产值也就是3700元左右,如今经过精深加工,小麦每吨的身价能够突破9000元!

  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小麦家族还会和人类朋友一起解锁更多可能。

  在这场力求颗粒归仓的“抢收战役”中,山东立足“抢”字,精心准备,周密部署,进行科学调度农用机械,通过抢农时、增效率、夺丰收,正在全力保证夏收顺利完成,全力以赴确保颗粒归仓。

  闪电新闻编辑 李凯丰 综合央视新闻、齐鲁频道报道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