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逐“质”而行

发布时间:2024-06-04 20:57:12 来源: sp20240604

  图①:萍乡市玉湖公园一片绿意盎然。   李桂东摄   图②:萍乡市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智能管控中心。   张韶滨摄   图③:萍乡市芦溪县工业园大莲电瓷(江西)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赶订单。   焦润芳摄   图④:萍乡市安源区对工矿废弃地进行种树补绿,还引资“种”下500多亩光伏。   姚 茜摄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聚焦“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目标定位,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抢抓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机遇,从“新”出发,逐“质”而行,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蓄势崛起,未来产业加速培育,这座老工矿城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突出链条培育,全力做优“主赛道”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重点。怎样突出链条培育,全力做优“主赛道”,萍乡正在行动。

  在萍乡市安源区伯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整机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注塑机的整机组装和调试工作,一台台高精密成品注塑机整装待发,准备销往韩国和土耳其。这些都是伯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吨以下中心锁模系列机型。

  “目前,中心锁模系列机型非常火爆,5月份的订单就有300多台。我们拥有中心锁模结构这项技术创新,生产的注塑机合理利用锁模力,将锁模力运用从80%—85%提升至100%,同时节省1%—5%的原材料。”伯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睿如介绍产品核心技术的优势,“炫”起他们打开市场的“法宝”。

  “拳头产品”的火爆,得益于企业强大自主创新能力。伯乐智能在注塑成型领域拥有有效专利70余个,不断对标国际高端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

  “目前,我们研发的光学镜片注塑机打破了日本垄断,与上海交大共同研发的镁铝合金注塑机也是全球首创。”公司项目负责人吴平说。

  依托伯乐智能这个“强磁场”,江西伯顺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江西琪拓机械有限公司、江西泰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伯乐智能配套企业相继落地安源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很高兴能以这种以商招商的方式落户安源区,现在我们和伯乐智能的合作很顺畅,我们4月300多万元的产值都是在与伯乐智能合作中完成的。”江西琪拓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文卫说。

  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是萍乡突出链条培育的一个缩影。芦溪县依托央企助力和引进头部企业,先后吸引中材电瓷、大莲电瓷等项目落户,本土电瓷企业纷纷走上科技创新之路;上栗县扎实推进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将花炮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建成全国首个花炮原材料采购大数据平台,4大类4000余个品种的“上栗花炮”畅销全球,在世界VR产业大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国内外重大活动上惊艳亮相……

  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协同发力,萍乡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深化产业链“链长制”,“一链一策”提升10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引导广大企业抱团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联创,不断提升产业链的紧密程度和整体实力。实施制造业基础再造工程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推动钢铁、建材、陶瓷、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全链条升级改造。开展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精耕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四大赛道”,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谋划布局增材制造、功能食品、新型储能三大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围绕制造链部署服务链,落实《萍乡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大力发展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赋能工业强市建设。

  突出创新赋能,全力激活“主引擎”

  “熊教授,我们又遇到技术难题了,需要您指导……”早上,江西森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熊桂龙,刚走进研发实验室,公司研发部部长白点已早早在此等候。

  森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回收装备制造及拆解回收生产的研发和制造。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减少在锂电池拆解回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曾让该公司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在安源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公司聘请南昌大学熊桂龙教授兼任公司技术顾问,对工业炉窑进行节能减污降碳技术升级改造。

  在熊桂龙的带领下,研发团队经过3年攻关,最终研发出零碳排放的高温热解炉,解决了“碳排放”难题。目前,公司还拥有多项高温裂解炉的专利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

  指着高温热解炉,白点感慨地说:“熊教授的技术指导真是‘及时雨’。没有他,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熊桂龙也表示,作为一名高校科研人员,在与企业同心协力开展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也找到了科研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森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南昌大学结成“创新搭子”,在萍乡并非个例。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沙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公司负责人说:“我们打造中试孵化车间,目前高端二硅化钼发热体项目、亚毫米级陶瓷微珠、高端陶瓷结构件、高端氧化铝粉体等多个中试项目将进行成果转化,进入量产阶段。”

  科技、产业、人才链的频繁交汇,让一大批产学研合作成果变为现实。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这是萍乡市委市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湘赣边区域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萍乡积极向长株潭都市圈看齐靠拢,以“研发在长沙,转化在萍乡”为目标,萍乡在长沙市搭建了萍乡(长沙)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依托平台,现已吸引一批有科技创新需求的民营企业入驻。

  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从十几人小作坊发展到今天1000多人的中等规模企业。为寻求高端人才,公司2010年在沈阳成立研究院,2018年又在长沙成立研究院,后搬迁到萍乡(长沙)科创中心,目前公司已有120余人的高端研发人才,准备2024年在长沙再扩招80人左右,形成总规模超200人的研发团队。

  近年来,萍乡积极推进与中南大学共建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共建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有效整合全市科创平台,深入推进“市场化发展、公司化运营”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建设“1个总院+N个专业性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平台体系,紧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个合作方向,打造企校共建的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立成果到样品、产品的快速通道,提升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速度,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突出政策滴灌,全力壮大“主力军”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萍乡市民企之家,墙上的一行话语让来往的企业家倍感温暖。

  2023年,萍乡市委市政府在行政中心挤出580平方米的办公区,建设全省首个市民企之家,将诉求受理、政企沟通、综合服务融为一体,为民营企业提供权益维护、法律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调解仲裁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民企之家运行以来,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调研、走访、座谈,22个部门县区组织政企亲清茶叙活动30余场,受理企业诉求167件,办结率98.8%。

  “我在民企之家政企沙龙上提出农业企业在农业贷款期限上由常规1年延长到3年或更长周期的诉求,很快得到解决。”江西吉内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鹏程说。接到企业诉求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萍乡监管分局积极推动莲花农商银行对吉内得公司1300万元贷款授信由1年期延长至3年期,莲花农商银行与相关担保公司就800万元贷款授信达成共识,剩余500万元贷款授信额度正在与市融资担保公司沟通,有效缓解企业投资大、见效慢问题。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萍乡创新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注册的通知》,批复同意该公司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公司债券,所筹资金主要用于赣湘合作萍乡数字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

  萍乡在绿色企业债券、小微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县(区)发行企业债券全覆盖等多个领域在江西省率先取得突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获激励政策。

  在债券方面给予企业支持的同时,萍乡以“用户思维”优服务、“市场思维”强保障,先后推出了“以亩均论英雄、低碳论英雄、科技论英雄、人均论英雄”的“四个论英雄”考核评价机制,为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拿出硬招实招。

  2023年,萍乡对591家规模以上实体制造业企业实施“四个论英雄”综合评价,根据A、B、C、D评级进行差异化要素配置、精准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主动加快转型升级,“四个论英雄”综合评价改革经验被评为2023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位于湘东区工业园内的科兴特种陶瓷,因企业效益实现翻番,被评为A级企业,企业在享受常规政策基础上,在长沙“科创飞地”实验室的装修费用得到报销,正向激励下,企业能耗大幅降低,人均产值较去年提升了3倍。同样位于园区内的华特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最初因能耗高、亩产仅10多万元,考核被评为D级企业。

  在“四个论英雄”评价体系倒逼之下,华特公司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瞄准尾矿废渣的循环利用,注销旧公司,注册成立匠帅科技,生产附加值更高的超细矿粉用于建筑材料。如今,总投资3亿元的匠帅科技锂尾矿处理废物再利用项目正加紧建设。正式投产后,亩产将突破500万元。

  今年,萍乡还将推动“四个论英雄”评价机制向中小企业延伸拓展,大力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资源要素向更具发展前景、更有带动作用的行业和企业聚集,引导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推动更多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迈进。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