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第5站”来了

发布时间:2025-01-01 17:02:20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中国南极“第5站”来了

11月1日上午,伴随着一阵悠扬而雄浑的汽笛声,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标志着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正式启航。

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预计于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据悉,本次考察将重点实施5海(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临近海域、普里兹湾海域)、5站(昆仑、中山、长城、泰山、罗斯海枢纽站)考察。其中,建设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是本次考察的重中之重。

南极常年冰雪覆盖,气候酷寒,却是科学研究的宝地和天然实验室。多年来,为更好地探索研究,世界各国纷纷在南极建设科考站。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共建有4座科考站,它们分布于南极的不同区域,发挥着不同的科考作用。本次即将建设的“第5站”将选址落在了南极的罗斯海区域。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波介绍,罗斯海区域是南极大陆气候最为恶劣的区域之一,但也是关系着南极海冰生成的关键区。在这里开展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海冰消融变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同时,罗斯海是南极海洋底层水的重要来源,这一区域生物活性很强,是研究南极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和演化的理想之地。此外,这一区域具有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特征,多年来吸引着世界各国科学家前来。目前,已有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在此建站。

罗斯海新站将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也将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常年考察站,是中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它位于东南极罗斯海沿岸区域,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计划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即将开建的“第5站”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通过开展海洋生态、海冰、冰川、海平面、大气、地球物理、高空大气物理、陆地生态、陆地和海洋地质、鸟类等调查、观测监测,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二是通过开展罗斯海区域陆、海、冰川以及干谷、横贯山脉等南极关键内陆区域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调查,为了解上述区域自然特征提供支撑;三是积极履行《南极条约》体系相关责任和义务,与有关国家一道,对恩克斯堡岛南极特别保护区进行管理、开展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也为我国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提供支撑;四是与周边其他国家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的国际合作,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波介绍,该站主体设计为天文学中的南十字星座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截至目前,考察队已完成物资的国内定制加工、预拼装、检查验收、装船等工作,12月中旬将抵达罗斯海区域开展卸货和安装工作,计划60天内完成建设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考察队将践行“绿色考察”理念,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一体化设计统筹各系统关系,国内装配化定制及预拼装,集约化管理建筑所需材料,实现节能、节水、节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减少扰动南极现场的区域面积,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并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动范围,达到绿色环保建站的目的。据了解,为支持建站,本次考察任务首次由3艘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

龙威介绍,除了建设新站,本次南极考察的重要任务还包括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和国际合作。依托“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考察队将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依托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环境、雪冰环境、空间环境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据悉,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考察队将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实施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航空调查任务,探究南极冰盖接地带这一关键数据空白区域的“冰-海-基岩”相互作用,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开展后勤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

(本报上海11月1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