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香港的多样茶饮

发布时间:2025-01-01 15:59:37 来源: sp20250101

  香港兰芳园茶餐厅总店内部。   新华社记者 李 钢摄

  香港茶饮多样,各适其宜,这与当地社会的文化多元和包容相关,与当地生活的不同人群以及历史呼应。有报道说,香港人平均日饮奶茶超过200万杯。其中港式奶茶最具本地特色,其制作技艺2017年列入香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港式奶茶以茶袋冲制为特色,用红茶加淡奶冲调出香浓滑润的饮品。以经典港式奶茶闻名的兰芳园,创始人林木河1952年推出“八手撞茶法”,至今仍坚持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茶餐厅总店仍在中环旧址,大排档老门面向街张贴着名人到店的照片。午餐高峰满座时可以服务40多人,门外时见排队轮候的客人。

  兰芳园目前的奶茶配方沿用了20多年,为第二代店主林俊忠开发。他平日在店里柜台收银,从前做服务员时也会帮忙冲调奶茶,手艺是父亲所教。店里要求冲调师严遵八手撞茶法。调一壶茶大概半小时,分约10杯奉客,顾客自己来决定是否加糖。

  林俊忠68岁,几乎与兰芳园同龄。他说,顾客最初都是街坊,渐渐地,每天下午茶时间,较多干体力活儿的工人过来。后来中环发展,有了很多写字楼上班的顾客;近年又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奶茶美味。

  上世纪50年代,香港亟待发展,为基层民生计的大排档食肆应时而生。兰芳园店铺的老样子虽然一直没变,但经营情况折射了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港式奶茶体现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也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和饮食习惯。香港邮政今年7月发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港式奶茶制作技艺”特别邮票,邮票展示了调配茶叶、煲茶、撞茶、撞奶等制作步骤,生动反映香港的奶茶文化。

  港式奶茶久经积淀成为地方传统,如今在香港的传统英式下午茶多见于酒店,有的以创意甜点招徕,有的恪守自家规矩:现场奏乐,裤不及膝、穿运动服或拖鞋不得入座,以及提供英式小食与东南亚点心。

  香港是国际都市,族裔多样,从而有了多般茶饮,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各得其乐。港九楼林里的日式茶舍,有的只奉日产茶;中环的印度菜馆,则会标榜地道的印度香料奶茶,煮上肉桂、豆蔻等原料,香气扑鼻,热气腾腾。

  有些老字号茶行上世纪30年代起在上环立足,迄今传承着内地选茶、香港焙制的老商标产品。卖铁罗汉茶的掌柜会一边忙着手工包装,一边招呼客人。卖铁观音茶几十年的老店员说,买家有追随长辈饮茶习惯的年轻人,也有从内地订货的回头客。在那里品茗,不以食佐茶,不以茶佐餐,齿颊生香的回甘中,也品茶水的纯粹。

  香港诸般茶饮还常与吃相连,深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地气。粤语地区的传统,饮茶便是上茶楼喝茶吃点心,11点前的早餐即称早茶。

  在位于罗桂祥茶艺馆内的乐茶轩,早茶、下午茶皆有形形色色的来客。素点清淡,餐桌上小茶台、紫砂壶和盖碗之设,也宜从容品茗,并供自斟之乐。茶艺馆是香港艺术馆分馆茶具文物馆的增建新翼。文物馆以图文陈设浅说中国古代煮、点、泡等备茶方式,并定期举办免费品茗活动推广中国茶文化。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茶具文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林雪虹介绍,文物馆其后即准备相关讲座。今年8月文物馆推出“文人文玩——中国文人用具与茶生活”展览,诸多明清物件展品呈现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林雪虹认为,中国茶文化深厚,精髓首要在于传承与交流,茶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它融于生活,承载着文化传统,蕴含着人生百味”。

  茶具文物馆地处香港公园,楼前庭圃栽有来自内地的龙井、普洱等茶株,周围草木繁茂,根脉相连。圃中石碑铭题“和衷共济,存异求同”,是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笔墨。

  香港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于2008年创办,翌年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首届香港国际茶展。会长杨孙西介绍,协会与茶展的创立,都是为了借香港地利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行走需人扶助而仍亲到茶展。他言及港式奶茶所承的文化交融,更希望中国茶文化体现国家软实力,沿“一带一路”走向更远。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曲俊雅、王茜、张雅诗)

(责编:卫嘉、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