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7:17:15 来源: sp20241206
核心阅读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对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市,总面积占全国约72%,在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人口约3.8亿、占全国约27%,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和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阵地和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重点区域。我们党一直重视西部地区发展,于世纪之交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把脉定向、擘画蓝图。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重大成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稳步推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长江十年禁渔”扎实实施,黄河“几字弯”流域治理稳步展开,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有效推进,长江干流、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实现24年不断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
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渝、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建设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在关乎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增强。
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标志性工程快速推进。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举办一系列国际贸易会议或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放平台支撑进一步强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实施,带动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加速提升。
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道路方面,一批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国家骨干通道建成投用,通达度、畅通性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利方面,黄河干流防洪工程、沿黄四大水库灌溉工程等建成投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能源方面,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省区能源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已投产项目总体运行平稳。通信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农村“同网同速”成效明显,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新时代以来,西部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事业不断发展。2023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2012—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0.7万亿元增加到26.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19.6%提高到超过21%。
同时要看到,受历史基础、地理区位、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必须抓住机遇,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需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重要关系。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西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大面积草原、森林等生态资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保护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西部也关系全国,关系当前也关系长远,必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和向好递进。
处理好与时俱进和坚守特色的关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西部地区发展要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坚持从区域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自主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产业发展上,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也不能简单将传统产业视为低端产业,要将自身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处理好基础条件建设和经济结构提升的关系,坚持创新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良好的经济结构对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有赖于一系列基础条件的支撑和保障,最重要的是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西部地区在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应以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同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协同配置,避免市场分割和低水平重复。
处理好挖掘内部潜力和承接外部势能的关系,坚持内外联动,构建开放发展格局。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市场回旋空间大,发展潜力足。通过加强分类指导和制度建设等,把区域内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内部创造力。要将西部大开发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加强与其他区域板块和重点地区的合作;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各类载体与平台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动经济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贵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紧紧围绕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稳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延伸链条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依托数字技术,进一步把山水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特色优势转化为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建设美丽西部为导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力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继续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强化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依托产业转移与承接等途径,深化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合作,推动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联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重庆、四川、陕西等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建设,完善沿边地区各类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和借力外部资源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公平公正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财政政策服务。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数据同步、措施统一、标准一致的信用监管协同机制。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等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工程和大型灌区工程,因地制宜实施中小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控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加快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就业促进机制,多渠道推动外出务工和本地就业创业。以强化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文化服务等的保障能力为重点,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企扶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作者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8日 0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