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成为大学生喜欢上海的理由

发布时间:2025-01-01 09:03:47 来源: sp20250101

  1400个实践岗位,2430人次报名,最终来自全国126所高校的603名大学生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各委办局、街镇、园区、企业进行两个月的社会实践。这是最近一次团上海市浦东区委“青年种子计划”的招募情况。

  该计划是上海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的“浦东分支”。来自团上海市委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开展至今,上海已有11万名大学生、超过35%的高校团支部走进社区、服务社区,上海社区治理因校园力量的积极参与,不断展现出新思路、新变化。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让大学生走进社区,可以让他们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中受教育、长才干。”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说。

  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于2022年3月由团中央启动,它鼓励全国各地各高校以团支部为基本单位,采取校地共建、支部结对、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走进城乡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目前,已有2340所高校的30.9万个高校团支部与18.6万个地方团组织结对,动员528.8万名大学生参与社区实践。

  来自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夏逸凡通过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报名,在奉贤的社区担任居委助理。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在基层一线工作和居民群众打交道。一个多月时间里,他遇到很多问题和突发情况,每应对一项,他就成长一些。

  “奉贤版”的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名叫“凤归巢”,该项目着眼奉贤城市未来发展所需,通过系统化的实践锻炼和素质培养,发现一批、储备一批、留住一批优秀青年学子。每年有四五百名大学生在各自匹配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直接参与社区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等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专业大四学生顾懿通过实习意识到,自己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时政不够敏感、任务繁多难以平衡等。

  值得注意的是,团奉贤区委把这些大学生称为“南上海城市管培生”,制定管培生培养方案,制作管培生跟踪培养手册,详细记录管培生社区实践情况,全面掌握管培生在社区的成长发展情况。团区委还特别为他们设计了“青年学子与书记局长面对面”系列活动,围绕奉贤区情、人才工作和人才相关政策、奉贤规划建设等方面,前后开展了5次主题宣讲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奉贤。

  在上海的崇明区,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又换了个名字——“燕归巢”。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大四学生施一丁已经连续3年参加该项目。如今,他不仅在崇明区的委办局参加社会实践,还和另外几名大学生一起组建了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竖新镇仙桥村、东禾九谷、港沿镇源怡花卉基地等实地调研,了解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

  “我决定回家乡工作并参与到今年的专业人才储备计划中,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也希望将来有更多本地大学生返回崇明。”施一丁说。

  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高心莹也是“燕归巢”的参与者,她毕业后签订了崇明专业储备人才合同,在崇明生态旅游集团工作。高心莹说,回乡工作后,自己走遍了家乡的各个乡镇,发现崇明的变化很大,“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学习提升空间还挺大的,我相信年轻人在崇明一样大有可为”。

  上海是全国高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基层单位拿出优质的实习岗位提供给大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会遇到“供不应求”的情况——前来申请的大学生人数要远远超出岗位数。即便是相对冷门的上海郊区奉贤区、崇明区,通常也不太会遇到招不到人的尴尬。但记者注意到,上海每个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操作起来更靠谱、更有吸引力。

  “我们对优秀大学生的招募,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提供长期优质的跟踪服务。”团静安区委书记吴佳妮介绍,今年寒假,团区委对接了16家政府机关、区属国企、青联青企协等,拿出400多个面向高校的实习、挂职、就业岗位,“把优质企业,包括外资、国企和机关的一些挂职锻炼岗位拿出来,给青年提供前置的职业生涯体验、培养和实践,让他们有更多‘试错’的机会,找到正确职业航向”。

  在普陀区,团区委专门制定了“靠谱青年养成计划”,构建“靠谱青年人才库”,对各类青年人才进行人才特点、专长、培养路径等标注,画出“肖像画”,再结合筛选检索、条件匹配等功能,广聚天下英才,打造“靠谱”发展人才蓄水池。

  普陀区给出的条件是为期一年的政务见习实践。这一年里,大学生要承担一项具体职务,主动参与街道团的工作,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等,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参与一个青年项目,在调研与思考中了解基层青年特征;联络一个居民社区,了解居民区内的青年工作;进入社区开展一次理论宣讲;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提出一项工作建议,聆听居民呼声。

  实践结束后,各街镇团(工)委提供表现情况介绍,团普陀区委出具见习实践鉴定意见。对于鉴定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参加普陀区公务员、事业单位、储备人才、社会工作者及政府非编人员招考,通过笔试后,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录用;报名区属企业的招聘,进行推荐;回到普陀进行创业,优先给予创业扶持和指导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葛成】